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24集
它所骗,然后在现象当中,看哪个比较好,你就苦在这里。这很好,那很好,这个跟那个平等,它们完全是平等的,你没有察觉到吗?不一定要到深山去看神木,来植物公园走走也很好。有人宁可开两三个小时的车去吃一个东西;你在这里,就在这里吃,你有机会出去就随便在那边吃,你明白这个概念,就是修行。真正会修行的人,就是随缘生活;不会修行的人,就是不随缘,就是攀缘。现在没有几个懂得随缘,你们的随缘都是随因,不是随缘。「缘」就是变化,我们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很多条件已经形成了,这是因,缘是变化的。没有知识,你努力读书就会有知识;没有智慧,你愿意修行,就会有智慧。我们过去的因怎么样,你不要再管了,过去就过去了,不必很无聊地去问人家三世因果是什么;你真的明白,你会变得很有智慧,很轻松。学佛不用跑道场,不用花钱,不要把简单的道理弄得很复杂;学佛只要懂得吃饭、喝茶,只要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就可以了。只要是现象都是不一样,所以你会掉入一个很严重的陷阱,你会在现象当中,选择一个你心目中认为最好的东西。生病跟健康,你到底选哪个?选择生病叫有病,选择健康叫愚痴。你为什么要一直戏弄你自己?!你过去有过去的因缘,现在有现在的因缘,过去的因缘就算了,现在的因缘,你作息不正常,三餐不正常,你常常生气,你不运动,你当然身体会不好,所以现在有现在的因缘;如果你都把它照顾好,它还是生病,那就随缘;病好了,那就随缘;医不好,那就随缘;死掉了,那就随缘,随到最后,了无牵挂。你听我这样讲,好像很轻松,但是你做不到。你为什么做不到?你的知见没有正确,在佛法里面叫邪见,在社会上叫偏见,这叫没有智慧,你的感觉真是苦海无边。你真正要懂,懂了之后再来谈修行的问题,没有懂就谈修行是了不可得。【着境生灭起,】〔着境〕是你执着那个现象。你执着什么?你执着你的身心,你身边的人,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执着人事时地物,这世界的一切你全部执着,没有一件事你不执着的。〔境〕小至微尘,大至世界,都叫现象。怎么修行?修行的重点就是破执着,不论你用什么样的方式,你要怎么修,你要跟谁学,无论他怎么讲,就是要破你的执着。执着破了你就开悟见性,不破你就是凡夫一个,所有的佛经都在谈这个主题。谁在执着?你自己,你的心在执着。你们今天早上就可以把《金刚经》读完,《金刚经》整本都在破执着,就这么单纯,不要说《金刚经》只说「空」,你也不可以执着「空」,「空」、「有」都不应该执着。我现在要把《金刚经》里面的密码告诉你。「若菩萨不住相布施」「菩萨不住相」释迦牟尼佛跟菩萨讲不应该执着,即使布施也不应该执着那个现象,这是第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每个人都懂。我们就是要探讨如何不执着,你执着了就会痛苦和迷失。你说:「谈何容易9你的内在有「困难」跟「容易」的概念,这是你的陷阱;什么叫困难?什么叫容易?都是你自己乱想。像有人跟我讲:「师父,念佛最容易。」我说:「真的吗?」有没有说哪个东西是一两下,然后你就可以开悟见性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诸法平等,无有高下,你不要以为这个最简单,那是最困难。我告诉你,非难非易,难易是你的陷阱,你为什么要去创造它呢?!有些人,你跟他讲:「不要执着啦9他说:「我又不是圣人。」如果你认为:「师父叫我们不执着,那根本就不可能。」你的概念跟没有学佛的人一模一样。也有人这样讲:「释迦牟尼佛何人也!六祖何人也9你为什么要把自己贴标签?说「不可能啦9、「业障深重啦9,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想法,痛苦你是自己造成的,你一定要把错误的概念拿掉。我们的信心太薄弱,三祖才写一篇《信心铭》,让你有信心。他一开始写「至道无难」,告诉你开悟不难,「唯嫌拣择」,「拣择」就是分别对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2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