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22集
样的认知。白天上班,你到公司,晚上下班,你就回家,平常你也去道场,或是偶尔去户外走走,偶尔去市场买菜。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是哪里?家里,难怪你一天到晚窝在家里,我故意这样问,你的回答也是实话,你的脑袋,你个人的好恶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你不得自在,因为你没有办法「遍一切处」。你不但喜欢待在家里,也喜欢跟聊得来的知己好友相处,深入探讨后,会发现你是习惯处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在这里你不会有恐惧,你内在有很深层的恐惧,所以你不会悟道;要悟道的人要大死一番,才有机会悟道。你的恐惧感根深蒂固,使你一直躲在安全的地方,你要躲多久?活着的时候想躲在安全的地方,往生后也想躲在安全的地方,我知道你不敢投胎当牛当马,不敢为众生做牛马,当然,我们没有那个境界之前,最好在极乐世界相逢啦!你认为有就有,你认为没有真的没有。那你问:「罪大恶极的人不相信有地狱,果然没有地狱吗?」你不要被他骗,这个世界上有人不信鬼神,也不信因果,他说他不信是骗人,你看,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的潜意识里有没有鬼神?!他不知道他在骗他自己。我们有办法看到自己的表意识,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潜意识。但是你说「我信」也是骗人,我们没有真的信,如果你真的信,你一定开悟。不信的人没有真的不信,信的人也没有真的信,这叫做凡夫。我们的心没有很纯,我们的心总是夹杂,这就是一种「妄」。所有的地方都应该是你修行的好地方,不论你在做什么事情。有一个人在拜佛,另一个人在扫地,请问,谁比较恭敬?都一样?那等一会儿容许我去睡觉吗?我坐在这里你会对我恭敬,我去睡觉你会对我恭敬吗?如果你孩子很有爱心帮助别人,你要不要恭敬?你孩子很用心地去偷东西,你要不要恭敬?答案还要再拉回来,是拜佛比较恭敬还是扫地?不可以讲两者一样,这是现象,现象本来就有分别;至于要不要恭敬决定在那个人的心,也就是说这个人在拜佛时,心是不是恭敬?!有些人把拜佛变成一种形式,好像不拜就怪怪的;很多人在拜佛时,内心还是有所求的,佛弟子也在求,有求是必应,但是你不会开悟。《心经》里讲「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才会悟,不然悟不了。那答案已经出现了,不管你在什么地方,不管你在公司、菜市场,在人世红尘当中,由你这个人的「心」决定,你的心清净,当下「直心是道彻,这是很清楚的概念。很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概念,但要时时刻刻把持住这样的正念,不简单,环境的因素太复杂。今天有没有开冷气?有;冷气关掉你就知道,「师父,你讲得真好,可是真热9我今天讲得好的目的就是不让你热。你说:「我感觉真好,就是做不到啦9你讲那句话不是等于白讲吗?当你否定了自己,间接也否定了对方。你以往去道场时,难免会品头论足,还会说:「这个道场有没有道风,我一看就知道。」曾经有一个人到我们山上,一进去就对我说:「哦,师父,你这儿有修啊9我说:「你怎么知道有修?」他说:「我觉得这里很干净。」我说:「你去棒球场,比赛以前也很干净。」有没有修,不是看这个地方干不干净。有一个人到老子家拜访,一进去就看到他家里有一只老鼠,碗也没有洗,那个人掉头要走,还骂老子一顿;老子被他骂了十五分钟,只是笑笑,那个人回去后睡不着觉,想着:「为什么我骂了他,他还笑笑?」他觉得自己彻底被老子打败了。我有个习惯,一般人只要去找我,我就会泡茶给他喝,而且他坐多久我就会陪他坐多久,因为我都不用回家啊,因为我本来就没有离开家。主人没有来去,只有客人有来去,所以叫做「客尘」,所以你不要到处住旅馆,你要开旅馆,你要知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第二个概念〔一切时中〕时间。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请问,你有没有说过「人生如梦」这句话,你认同这句话吗?认同?!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