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4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4集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接着讲六祖的生平及他求法的过程。六祖父亲姓卢,本来在〔范阳〕(今河北省)当官,因为被贬,流放到〔岭南〕(现在两广及海南一带)的〔新州〕(现在广东省新兴县);三岁时父亲往生,母亲姓李,孤儿寡母搬到广州,生活艰困、〔卖柴〕维生,因为这样的身世和背景,所以他不识字。但是没有读书不代表他没有智慧,正因为在艰困中成长,相信他一定思考过他要过怎样的人生。这段酝酿的过程,六祖轻轻带过没有详细说明,但是我们不能略过。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读经典就是要看你自己的心,你的心执着不执着?这样子反问,切入自己的内在。《金刚经》叫我们不执着,你说我也知道要不执着,但就是执着;继续探讨下去,那为什么执着?我执着什么?你执着金钱、地位、名誉、尊严。其实你最执着的莫过于自己,最执着的是你那颗心,从心展现出一切,你真的要去明白这个概念。那为什么会执着自己?因为你抓着自己不放,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的努力,常常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的,这是你更深的内在,潜意识里害怕别人伤害我们,譬如爱孩子,为了养儿防老,这是有条件的爱,这种爱真的不纯,这就是杂染。所以首先要破对我的执着,这个不破,你是不会见性的。《金刚经》明明问:「云何降伏其心?」佛从应该「度一切众生」的角度来回答。为什么呢?利他久了自然就会破我。这个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我们说刚跟柔,直接破就是刚,利他无我就是柔,你要从哪个角度切入都可以。再说住,住就是执着,你执着什么?用「无常」这两个字就可以破你的执着,「无常」是大部分的人最容易了解和感受到的,你执着的金钱无常,你执着的感情无常,你执着的身体、别人对你的看法,一切都是无常。因为是无常,所以你就渐渐不执着了。一般人都知道诸行无常,但就是会执着。你真的知道无常吗?你问社会大众,没有学佛的人,他认为的无常就是有人往生。如果把生死当成无常,那太粗糙,难怪你对所有的事情都会执着。举个例子,假如我们的生活有好几段,当然不是二十岁,或三十岁那段无常,本来就每一段都无常。所以十岁无常,一岁无常,一月无常,一日无常,一时无常,当下无常,一切都是无常。学佛之后,如果你被别人骂了,转念会比较快,你还不懂得无常,那叫转念,不叫观无常,没有学习佛法的人也知道,往好处想,转个念头,转个弯。举个例:假设你同事骂你一句脏话,你会不会生气?比较不会气这么久,对不对?那你那个气到底是十分钟消还是马上消?假设我骂你三个字:王八蛋。骂完了之后,你马上就观无常,当下就转掉,这样的觉性已经算是很厉害了。那你要观到什么程度?「王」无常,「八」无常,「蛋」无常,不是「王八蛋」讲完了才无常,我一开口就观无常。我们常常会掉入一个时间差,觉得那句话讲完了才结束,其实是当下听到那个字就要观无常了,就是要这样子观。一个东西的变化,一个念头的变化假设有四个字,这四个字就代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心念的变化,当下就要观无常。这样子练习,观到功夫出现了,这时候你才知道,原来我所执着的真的如梦幻泡影。我们很容易看到动态的无常,不容易看到静态的无常;容易看到有形有相的无常,不容易看到念头的无常;我们经常会把因缘和合的东西当成是一种常态,所以执着会越来越深,先从这个角度下手,很好懂,但是要做,你要下功夫,观久了,渐渐就〔无所壮啦!可是又会有人误解,既然一切是无常,人生不是像一滩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