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三十六集
    六祖坛经(第三十六集)1981年中广电台档名:9-4-36◎唐朝徵诎第八【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诎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传佛心樱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诎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唐朝中宗神龙元年正月十五,武则天与中宗曾有一道诎书诎请六祖大师。诎书说明,则天与中宗请嵩岳慧安国师及神秀大师经常在宫中供养,在宫廷里讲经说法,可是讲到一乘佛法,这两位大师都非常谦虚,互相推让,告诉皇帝说,南方有惠能禅师,这个人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他密受忍大师衣法,是禅宗承传中的第六代祖师,是一个传佛心印的人,如果要讨论一乘佛法,可以向他请教。于是皇帝派遣太监薛简带着诎书到曹溪迎请六祖大师,希望六祖大慈大悲,念着皇上的恩典赶紧到京师来。六祖接到诎书之后,也非常谦虚,于是上表,认为自己年岁大,身体也不好,愿意老死在林麓。这桩事情,我们在此地读起来似乎是很平常,实际上含的意思很深。因为在世间法,名与利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甚至于不择任何手段去追求。在过去,能承蒙帝王诎请,在一般来讲称得上是最高的荣誉,而在大师眼里看来是非常平淡,所以特别推辞。是不是真的他年纪大、身体不好?不是。此处说「上表辞疾」,就是有意不肯奉诎。这并不是认为自己很清高,我们这样看法就错了。实在是大师给后人做一个典型、做一个榜样。学道之人,必须要把名利舍弃,名闻利养若不能舍得干干净净,于道业必定会造成严重的障碍。这是祖师的苦心用意,我们应当要能体会得到。【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薛简说:「京城禅宗大德都这么说法:要想得道,必须要坐禅、要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到解脱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师你以为如何?」六祖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这两句话是大师指示心要的纲领。因为一般人往往误会,认为开悟一定要参禅打坐,而不晓得道是从心地觉悟的。《金刚经》云:「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六祖说:「如果说如来若坐若卧,这个人是行邪道。」为什么?经中说得这么清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如来清净禅,简单的说就是如来禅,是《楞伽经》所说四种禅之一。如来所证得的禅定,就是《楞严经》所说的「首楞严大定」。古德说:「如果顿悟自性,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就是佛,毕竟没有两样。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也叫做如来清净禅,又叫做一行三昧,这是一切三昧禅定的根本。如果能念念修学,自然渐渐的成就无量三昧。达摩祖师一代一代辗转相传的,就是这种禅定。」永嘉大师《证道歌》云:「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我们从这些经论来看,都是以如来禅为究竟的法门,这就是达摩祖师所传的宗旨。禅这个问题,六祖扼要的为薛简说明白。下面讲「坐」,尤其是所谓打坐、习定。『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大乘佛法所讲的「坐」,是表法的意思。「坐」是不动的意思,比喻我们的心,心不动叫做「坐」。我们盘腿面壁坐在那里,心中还想东想西,妄念纷飞,那就错了;若我们心清净,没有妄想,走路也叫做「坐」。「坐」并不是着重在形式,而是着重在心。「诸法空寂」,《法华经》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慧海禅师说:「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三十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