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十二集
,尤其是指见性的方法。末后这一句,显示出佛法出世是普度一切众生。「邪宗」,简单的说,凡是不以见性法为教学宗旨的,都是邪宗。在佛法中,未了心外无佛、心外无法的一切宗派,也是邪宗。佛法是无诤之法,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也看到佛法里有一些争论,这是为了普度众生、破邪显正不得已的一种方法,决不是佛法喜欢争论。初祖达摩祖师的老师般若多罗尊者,当年在他的本国教化众生,那时有两位法师,一位名叫佛大先,一位名叫佛大胜,都曾经与祖师同学于婆陀罗,修学小乘禅观。后来,佛大先遇到般若多罗,于是舍小向大,与祖师同门并化,被当时的世人称为门下二甘露门。而佛大胜却又分他的门徒成为六宗,所谓有相宗、无相宗、定慧宗、戒行宗、无得宗、寂静宗。祖师看到他这种分法,非常感叹的说:这位法师已经是落在迹象里面,何况再分而支离破碎(这是说佛大胜的六宗)。祖师就说:「我如果不为他辨别,这些人必然是永远被这些邪知邪见所缠缚而不能超越。」于是他就发大慈悲心到彼师门徒之处,一一与他们辩论,破他们的知见,使他们能破迷开悟,再回到正知正见。然后他才从海路来到中国,这就是中国初祖达摩祖师。禅宗所谓「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性就是体,见性法才是真正如来家业。初祖分破六宗,已经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所以说「出世破邪宗」。佛门之外的邪宗,我们容易认识,而佛门以内的邪宗,我们不容易发觉,这是特别要注意到。凡是不以明心见性或者一心不乱为宗旨,皆是邪宗。【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这首偈是说明佛教的教理。「法」是指见性之法,也可以说是一切法。一切法以及见性法,实在是说不上顿超与渐进。问题在哪里?迷与悟。有人很快就破迷开悟,有些人很慢才能觉悟,什么原因?『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佛在《法华经》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以,法确实是一,本无顿渐,只因众生迷悟千差,所以见道有早晚,这才建立顿渐的假名。「见性门」是指东山法门。这个法门唯论见性法,不论禅定解脱,也是六祖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不放下的,就是愚人,放下什么?佛门常说「一切放下」,或者说「放下万缘」,念佛法门常教导我们「放下身心世界」。身是正报,世界是依报,正报与依报都是属于色法;心法是指八识与五十一心所。换句话说,不但外面的色法要放下,内里面的心法也要放下。放下就见性,放下就是见性门。由此可知,放不下的就是愚人。放不下,就永远被摒弃在见性门外,所以说「愚人不可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