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机缘品 第七卷
妙无穷的道理,旨趣都是从六祖大师那儿学後才明白的。自性始终没有染污的,不被世俗情感所缠。除非你没有染污了,才能返本还原,所以说终亡染污名即清净本源,没有一点染污。僧智常。信州贵谿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僧智常是江西贵谿县人,他小时候就出家,他的心志是想要见性。有一天来参拜六祖大师,六祖大师问他说:「你从什麽地方来啊?来求什麽?」就像当日五祖大师问六祖一样。大师说:「汝何方人,欲求何物?」六祖大师答说:「我从新州来,惟求作佛。」五祖大师说:「你是獦獠,怎可作佛呢?」六祖就答说:「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但佛性有何分别?」现有人来,故六祖也这样问他。智常答说:「我最近到洪州白峰山拜大通和尚,承蒙大通和尚开示成佛见性的义理,可是心中仍有很多疑问,所以从遥远的地方来亲近大德善知识,祈望和尚慈悲指示道理,令我不再有所狐疑。」六祖大师问说:「大通和尚对你说什麽话,你姑且说一说给我听。」智常答:「弟子智常到大通和尚那里,经过三个多月,都没有得到教诲指示。因为我要为法忘躯,为法恳切的缘故,有一天晚上就独自到方丈室,请教大通和尚,如何才是我智常的本心和本性。」大通和尚就对我说:「你看见虚空了没有?」我答说:「我看见虚空。」大通和尚说:「你知道虚空有什麽相貌吗?」我又说:「虚空是没有形相,若有形相,就不叫虚空啦!既然是无相,那又有何形相呢?」大通和尚开示说:「你的本性和虚空是相同的,没有一物可见,这就是正见。没有一物可知就是真知。你的本性是没有青黄的颜色和长短的形相,你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这就叫见性成佛,也叫如来知见。」学人智常虽听说这种的说法,但还是不明白,故乞请和尚开示我。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六祖大师听後就说:大通和尚所说还存有知见,所以才令你不明白。我现给你说一偈颂:不见一法就万法皆空了,若你还存「不见」这个见,则还有一个「不见」存在,这就好像浮云遮住太阳一样。一法不立,就是不知一法什麽也不存在。但你仍然守赘不知一法」的一个知见,还有一个空知。你对於道理好像明白似的,其实还有知见存在,这就好像在太虚空里本来什麽都没有,但却生出闪电。你这个无见之见,和空知之知,就在你眼前瞥然现前了,因为错认这种知见,所以不能明白方便的法门。你现应该就在当下这一念,觉悟到固守这无见之见,空知之知是错误的,那麽自然你自己本有的智慧,本有的佛性,本有的如来藏性,常会现前。智常法师听六祖大师偈颂之後,才当下把万缘放下。你说放下时,不能还存著一个「我放下了」。若还存「我放下」之念,则还是没有放下。若真放下了,那里还有一个「放下」在你心里。若你真没有知见,返本还原,就不该还存有一个「知见」。当智常明白之後,也作了一首偈颂:无端起知见:没有一个理由,无端端地,怎就生出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机缘品 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