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机缘品 第七卷
车。该牛车行甚速,舒适平稳,人不知自己已经坐在白牛车上,反向外寻找羊鹿牛三车,这就是世人的不智!经文已明明白白向你说了,只有一佛乘大白牛车,更没有其他的乘。或者说二乘声闻、缘觉,或者说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或者无数的乘这是方便法,种种的因缘、譬喻和言词而已。所有佛法都是为这一佛乘说的,你为何不明白这三车是假设的呢?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的缘法,是为以前说。一乘佛乘(大白牛车),才是为现在所说的实法!法华经的道理,是教所有人去除三乘的权教而归於真实,但归於真实之後,这个实法也没有一个名,实法也应不存在了。因此,你应知道所有的佛法,皆属於你本有之家财本地风光,不由外得,随你怎麽用都可以的。你不需要想:这是我父亲给我的财宝;也不需想:我是儿子,应承受父亲的家业。根本不用去想,就是受用即可,这就叫持法华经。能如此,就是从第一大劫至最後一个大劫,手不释卷,从早到晚,没有一刻不是在诵法华经。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後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师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法达蒙六祖大师启迪之後,非常欢喜踊跃,即用偈语称赞说:我念妙法莲华经已三千部,而曹溪一句话也没有讲。我还未明了出世的宗旨,怎能休歇多生多劫的狂心野性呢?羊车鹿车牛车这都是权法,初善中善後善都是称扬法的一种方法。初善即是最初所讲的小乘法,中善即是讲中乘,後善即是讲大乘即喻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谁也没想到,谁都不知道,在这三界火宅内,就可修行成佛作大法王!六祖大师知法达已经明白了,就说:「你从今後才配称为念法华经的和尚,以前你根本不会念。」法达从此就领悟六祖大师玄妙的宗旨,现他虽明白法华经,但仍不停止诵法华经。而不是说:「我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我已经明白就算了。」他还是照样诵经。往往有些人对这个地方不清楚,说念而无念,无念而念,那你是否可吃而不吃,不吃而吃呢?也不可在偷东西时说:偷而未偷,未偷而偷。也不可在杀生时说:杀而未杀,未杀而杀。所谓明白了就是不执著,而非空谈口头禅。若已达到程度就能念经而不执著念经,不能像法达以前认为念法华经三千部,功德大到高过一切,故不向人叩头。他见六祖时头不至地,已算是最恭敬的表现了。若是对普通人,不要说叩头,连问讯他都不打的,他就是这麽贡高我慢。这就像有钱人见到穷人睬都不睬,他不向下看只往上看,目空一切。法达见到六祖,知他是传五祖衣钵,故不得不叩一个头,但心里一定想:「我念这麽多部法华经总比你这祖师还高还大。」他只是勉强地叩头,而六祖一看就知他贡高心在作怪。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曰说菩提僧智通,寿州安丰人,他看楞伽经有一千多遍,还不能领会三身四智,於是来礼请大师,恳求解释真义。大师就开示说: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这清净法身就是你的本性,圆满报身就是你的智慧,千百亿化身就是你的本行。如果离开本性而说三身,这就是有身而没有智慧。你若悟得三身没有自性,就能拥有四智菩提。现听我偈言:当你了解三身是自性本具,你就明白四智。它并没有离开听和视的缘,而能直超佛法界,但你必须拿出信心来听,那就不会再迷惑而像一般世俗人终日「菩提!菩提!菩提9而不实际去了解实行菩提。不要尽学口头禅,而要真正明白三身那才对的。六祖大师又说:你既了解三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机缘品 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