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机缘品 第七卷
。」法达当时就高声朗诵法华经,诵至第三譬喻品时,六祖大师就要他停止,并开示说:「此经是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为其宗旨。纵然说再多的譬喻,也没有超过这个道理。是什麽因缘呢?在法华经上说:『所有佛世尊,只以一种大事因缘出现於世上。什麽叫一大事呢?就是佛的知见。』」世人外迷著相。内遂著空。若能於相离相。於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世间人在外边著到相上,内里又著到空上。假设能在相上就离开相,在空上就离开空,这就是不著於空,不落於有之意。也就是内外不迷,不迷就是不会执著,不执著就没有迷了。你若是能明白这种妙法,那在一念之间心就开朗、开悟了。这个名为「开佛知见」o佛就是觉,它分有四门,就是开启你觉的知见,指示你觉的知见,要你契悟自己觉的知见,又要你入你自己觉的知见。若你听闻经的道理,而悟入明白,这就是觉的知见,也就是本有真如自性现出来了。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你切记不要误解经的意思。若见其他人都如此说:开示悟入,是佛的知见,与我们没有关系。你若有这样的见解,这是毁谤经典,毁谤佛法。为何说他谤佛呢?因释迦牟尼佛既已成佛,已具佛的知见,怎麽还要更开佛的知见呢?所以你应该深深地相信所谓佛的知见,就是你心里的知见。开佛知见,就是你的心本来是佛,要你开你本来佛的知见,因为没有其他的佛。一切众生皆把自己的光明遮盖住,就因有个贪心、爱心。贪就有贪尘,爱就有爱尘,贪是贪得不清净,爱是爱得不清净,向外攀缘!你向外攀缘,就有内扰,若没有外缘,就没有内扰,没有内扰,你就清净了。外边不单是攀缘,而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根、六尘种种的缘。因你向外攀缘,里边不安静,就造反了。这令自己心里不安乐,生出来种种麻烦。你的心就为形所役,心本来是主人翁,但现在成为身体的奴隶了。因如此,故其他的佛、世尊很辛苦地从定中起来,用种种善巧方便法,苦口婆心,劝令众生要停止攀缘,杜绝妄想,不要向外驰求,能如此就和佛没有差别,所以说是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於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我也常劝一切的众生,在他们心里边,要常开佛的知见。世人心里因有一种邪知和愚痴迷惑的心,所以就造种种的罪业。虽口说得好,而心却很坏,所谓「佛口蛇心」,口像佛那麽慈悲,而心却像毒蛇那麽毒。最坏的就是贪、瞋、嫉妒、谄媚、佞(即不正直)、贡高我慢、侵损於人,伤害一切众生,自己开恶业众生的知见。假设能回光返照自正其心,自性常生智慧,观察照了自心,能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就是自开佛的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犁牛爱尾。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六祖大师又开示说:「你在念念中要存正念,存善心,不要有贪、瞋、嫉妒障碍、谄曲种种不直的心。这就是开佛的知见,不要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机缘品 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