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疑问品 第三卷
实他去玩女人的钱比供养三宝多出几千万倍,但那却不讲,而只说他供养三宝,连玩女人的钱也都说供养三宝。唉!你说这颠倒不颠倒?这是真的,有人去花天酒地用了多少钱他不讲,但若只供养一块钱给三宝就到处宣扬。这些人必是梁武帝的徒弟,以为做功德後将来可以做皇帝。达摩祖师听梁武帝这样地自我陶醉、自我介绍、自我炫耀功德、自我卖广告。但因达摩祖师是位圣人,他怎会说些拍马屁的话呢!若是普通人一听皇帝这样讲,就忙答说你有功德啊!你的功德是举世无双的。但达摩是位祖师,他怎会有这种恶意奉承的邪心?所以就说:「没有功德,实实在在没有功德。」韦刺史说:「弟子我不明白这道理,乞请上人为我解说。」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六祖大师答说:「是实实在在没有功德,你不要怀疑祖师所说的话。武帝心里不正当,他只知沽名钓誉,他不知有正法。所谓造寺度僧、布施设斋,这是种福田,不可以将福说是功德。功德是属於法身这方面,故修福并不是功德。」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於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六祖大师又说:「什麽是功呢?见性就是功,见你本来的自性,见你本有的光明妙性。当你有了功夫,就可以见性。譬如坐禅,初而勉强,久而自然,刚打坐时觉得腿痛腰酸,但当你将腿痛降服战胜,至腿不痛时这就是有功,腿仍痛时就没有功。什麽叫见性呢?即见你本来的面目,但这要你自己寻找,我不能告诉你。我若告诉你了,这仍是从外边得来的。要你自性自悟才可,可是这要由善知识来印证你是否见性,而不能自封自是国王、菩萨。像以前来的嬉皮,吃毒药把脑袋弄昏了,便说自己是菩萨,这简直就是魔鬼。平等就没有自私心,一切都平等,无私无偏,对任何人也不自私,而是平等待一切众生,大公无私。你能大公无私,这就有德行。你若念念能不滞塞,不执著,那麽就能常见本性。就像六祖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也就是真实的妙用,这就是功德。你不在自身找反向外驰求,说你造了很多庙,度了很多和尚,布施很多贫众,供养三宝僧人,这都是向外驰求。外边的是福,而不是功德,当自己功德圆满,就可像佛一样。你内边心里头谦下不自满,这就是功,而不是说你看我比任何人都好,你看我有多大本领,你看我比任何人都精通佛法。若不能谦下,就没有功。故我们对任何人讲话都要和气些,不要像木头棒子似的,一句话就将人的头给打破了,这一句话比拿铁棍子打人还厉害,若能谦下就没有这不客气的情形发生。你内心要谦下,看别人都比我好,不要自满,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好像一杯茶,倒满了还倒那就会向外流,那是没有用的,这叫满招损。谦受益,谦就是客气,那你就能得到利益。不是说你看我是最大、最第一、最聪明的。佛法不怕你不明白,就怕你不行,不明白不要紧,但不实行那是没有用的,故外行於礼是德。自性可建立一切万法,一切万法都是由我自性建立的,这就是功。你自己心的本体离开妄念邪念,这就是德。你常回光返照,见自性常生般若的智慧,这就是功。你用般若智慧应用无方,变化无穷,且无所染著,不做不清净的事,这便是德。因法身是由功德所成就的。你有功德法身也就有成就,假使你想建立功德和法身,就要依我所说的道理去做,这才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若想修功德的人,心里要不轻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