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般若品 第二卷
在的念头,虚妄不实在,尽打妄想。颠倒就是明知这事不对却偏要做,且狡辩说它对。你所好的虽不合法但仍任性做去,这是颠倒。不但你自己这样做,且还要影响他人学你的坏榜样,这是颠倒。想学佛法的人,一定要不颠倒不邪迷,才能有所成就。虽有良师善友教化你,你若不听,那麽他也没有办法。善知识不像警察看你不守法,就把你抓到监狱里。善知识是没有监狱的。你若不听教,他总希望你慢慢改过向善。但是对听话的众生,善知识也不生欢喜心;对不听教的众生,善知识也不恼怒他,只是心里有些凄凄然不太欢喜。若你在自性里生出真实的般若智慧(正就是不邪,真就是不妄)。用般若的智慧剑斩断一切的邪迷妄念、颠倒,在很短的时间,所有的妄念都消灭,就像雪经过太阳一晒就溶化。若你认识自己真实的本性,一悟就到佛地。若不识,一迷就到鬼地去。一悟就是用智慧剑将邪迷斩断而明白了,所谓「觉者佛也,迷者众生。」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於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你用本有的智慧观照,则内心身外世界有如琉璃筒一样,里边可以见到外面,外面可以见到里面,这就是「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境界。虽无身心无世界,而世界身心宛然;虽宛然而不执著,这叫识自本心。本来自性身心是内外明彻,若识本心,就得到解脱,即是不执著尘劳妄想。若得到解脕,这就是自性般若的定。定就是无念,无意就是戒,无念就是定,再没有妄想妄念这就是慧。无意、无念、无妄就是戒定慧,当戒定慧现前,贪瞋痴就没有了。什麽叫无念呢?就是心不染著一切法,即是法空了。既然法都空了,那你为何仍要执著习气毛病呢?习气毛病不去,光说不染著法,那你叫一个什麽不染著呢?法尚且没有,何况习气毛病?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你那些习气毛病不放下,那你到底学些什麽佛法?这是自欺欺人。学佛法的人,就是要去除毛病,若只光会说几句,一点用都没有,也是最愚痴的行为。无念就是不染著,就是正念,就是般若三昧。这种般若三昧定,可以运用来遍照一切处,但不执著到一切处,犹如虚空一样。就是心里无所染著,使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出六根门头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中,无染无杂。不使六识随六尘境界转,所谓「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你若不明白,就要勤修佛法。来去自由,通用无滞,此时千变万化,万化千变,应用无穷,而无所滞碍,这就是般若的定,又叫自在解脱,又叫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假设你说我坐在此处,什麽也不想,使念断了。但你犹有这「当令念绝」一这一念,又变成法缚。不但不能得到解脱,反被法绑住,这叫边见,落於二边,又不是中道了。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你明白无念法,并非叫你像死灰枯木一样。无念,就是要你有定力,没有邪念,而常存正念。若悟者,则所有一切法都明白了。你明白无念法,就可明白诸佛境界。若还未明白,就不可说你悟了无念法。不要像某某人,连五重玄义、七种立题都不明了,就冒冒失失各处去讲经,骗那些不懂佛法的人。若只照英文翻译本念,这谁都会念;但我不会念,因我不懂英文。讲经应将经义剖析,贯彻通达每字、每句、每章、每篇的宗旨和义理,都要能解释得圆融无碍。若能明白无念法,就可到佛的地位。来金山圣寺听经的,都是人来听经,而不是蚂蚁。虽人不多,但都是要学佛法,而不是像蚂蚁要找蜜糖似的。这儿是找苦头吃,而非找蜜糖吃。善知识。後代得吾法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般若品 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