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般若品 第二卷
像前边经文说一个普通老百姓,自称国王,若被真的国王知道了,就会把他抓丢关在监狱,因为这人谣言惑众,想要造反,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所以才知道万法原是从心中生出来的,那为何不在自心里头修行呢?自心只要去除染污念,去尘,就可立刻见到真如自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上说:本来自性是清净没有染污的,你若能知道自己的心而见到自己的性,谁都可以成佛。你见到自性你成佛,我见到自性我成佛,他见到自性他成佛,这是最平等的。净名经就是维摩经,经上说:「忽然间豁达开悟,识自本心,便识得本来面目了。」善知识。我於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六祖大师又说:「各位都是有善知识的人,听我说这种法,你们是否都开悟了呢?我从五祖忍和尚处,一听到顿悟法门,就即时开悟。」「我,是一个没有知识生长於偏僻地区的獦獠,曾遇五祖弘忍大师。」因六祖是五祖的徒弟,故不能直接称师父的名字,故说忍和尚。这位和尚受了很多气,为要传法而受座下人的压迫,他们都要他传法给神秀。你看一个做和尚连传法的自由都没有,要受人控制,这是不是受气呢?故忍和尚忍了很久,後来来了一个獦獠,五祖心想:「我要传法给这獦獠,一个不识字的人,而不管你们这些人9这也是一股气,故三更半夜传法给六祖。而六祖也是一个知音者,他一听法就开悟了。五祖传法给六祖,并非赌气而传给这不识字的獦獠,而是因为这不识字的人是最聪明。他一听就开悟了而启说:「原来自性是清净的,自性是光明的,自性是不动摇的,原来自性是这麽妙啊9五祖一听就认可而传他法了。六祖对大众说:「我才将这顿教法门流传广布,令所有学道者顿悟菩提,即时觉悟本心,见自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你若自己不能开悟,就须寻访明眼的大善知识,因为他是个过来人,所谓:「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若不问过来人,反问道於盲,那愈走就愈离谱了。访大善知识,解释最上乘佛法,指示正路。这明眼大善知识,你和他必有大因缘才能遇著。所谓善知识,是化导一切众生,使其明自本性,见自本心者。所有一切善法,因善知识才能生出。一切善根也是由善知识栽培、灌溉、成就的,像你遇到善知识,天天为你说法教化你,这都是增长你的善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诸佛,和十二部经,在人自性中本来都具足,不是向外求来的。可是你若不能明白,就要访善知识指示你本来清净自性的妙体,这样你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性。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若能自己明白,就不必假借而向外驰求。若以前一向执著仰仗外边善知识的指示才能得解脱,这是不对的。应该要自性自悟,发掘自己本具的般若。什麽缘故呢?因自性有真正的善知识,这也是你真正的智慧,能自己明白。你若自己生出邪迷来,邪就是不正,迷就是不明白。譬如,你不明白它是不正的,如一些不良的嗜好:赌钱的就有赌钱的邪迷,抽烟的就有抽烟的邪迷,好色的就有好色的邪迷,好喝酒的就有好喝酒的邪迷。这种邪迷不要以为它不要紧,就因不要紧,所以就愈迷愈深,小迷後演变成大迷,由大迷再认为不要紧,就变成老迷,老迷再认为不要紧,就变成死迷,到死还不明白!这是最可怜,就因最初一念邪迷导致而成的。妄念就是不真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