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般若品 第二卷
就不想断。这个顿法就是见性门。你若能断淫慾心,就可明心见性。愚痴人不要对他讲,他不能明白的,即使你为他讲,他也不会相信的。「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闇宅中,,常须生慧日」:道理讲起来有千般、万般那麽多。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对治这种烦恼、无明的。若合到根本的理上就是一个理,就是这个顿法,叫你顿断无明,而显法性。烦恼就像在黑暗的屋子里一样。你若有智慧,就像在光明太阳下照耀似的。「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邪来,就是淫慾心来了,烦恼自然就生出。不要以为那是快乐,那正是烦恼的根本。正就是般若智慧,无明破了,烦恼就除去了。当邪正都没有,这就是无余涅盘。这里说的是邪正俱不用。有人说邪由它邪,正由它正,不管它吧!不管,那你仍在暗宅里。邪正俱不用这是说已超过去了,已经是过来人,故邪的也没有,正的也不存。为何有正?就因邪才显正。为何有邪?就因有正才显邪。当邪正都没有了,这就是清净彻底的无余涅盘。「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菩提觉性莫向外寻,因般若智慧自性本具。你一起心动念,就是妄念。本来清净无余涅盘是没有一切念,它是无意、无念、无妄的。无意就是戒具足,无念是定具足,无妄是慧具足,所以净心就在妄里,就像冰里就含水,水里也有冰的成分。但常修行正法,就会离开三障业障、报障、烦恼障。业障即所造的业障碍著你。报障即你的身体受果报而障碍。烦恼障即所有的烦恼障碍住你。「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世界人若想要修道的话,什麽法门都可以成就道业,若你真正明白正法,则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首先你要先见自己的过错,不要尽看人家的不对,好像照相镜子尽向外照,而不能自己回光返照。不应尽看人家的毛病,而不问问自己是否守五戒或起各种邪念妄心。若能常见自己过,就与道相应,而不违背道了。这偈颂若常记得,则终身受用不荆六祖大师说得太好了,又简单又明白,人人都容易了解。若能会意则对修道特别有帮助的。「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色即是有形有相。就在有形有相的色里边,你若能明白、了悟,能断慾去爱而不著住到色相上,这自然就有道,不需要离开道而另外去找道。你若认识,而不被其所迷,这就是「不相妨恼」。你若离开道而另外去找道,这又是头上安头。所谓「见事省事出世间,见事迷事堕沉沦」。见到事而醒悟这事,这就叫出世,若见到这事,而生见惑,这就叫堕落。得道,你在修什麽道呢?即是从早到晚,所做所行都合法,不做邪鄙的事,这就是修道。你若离开日用而另外去找个道,那你始终也找不到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波波就是辛苦的意思,你辛辛苦苦一辈子,到老就後悔。这时自忖:「唉!我把光阴都白白空过了,而惹得满怀懊悔。若我不喝那麽多酒,怎会愚痴到这种地步呢?若我一生不赌钱,那怎会穷得这个样子!我这一生,若有人告诉我,说我也可以修行嘛!那麽大概还不会到现在的境地。但因没遇到善知识,即使遇到也不认识。」即使善知识教你,你也当耳边风,不改自己的毛病习气。所以到头还自懊,自己後悔不已。你想见真正的道,就要修行正当的,不要存邪,不要尽见人家的过错,尽给他人泼冷水,嫉妒障碍,就怕别人比自己好。「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若自己没有道心,不修道,尽做些黑暗见不得人的事,那就不是道。假使是真正的修道人,是不见世间人所有的过错。有的人说现在末法时代太坏了,已没有佛法,即使修行也不会证果。为什麽你不证果呢?法本无末,是没有邪没有正的。你要是行持正法,就是正法时代。你要是不见世间过,看一切人都是佛,那你就是佛了。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般若品 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