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由品十七至三十二
再去求解脱,只要见到自己的本具心性,这个就是无上深妙禅。既然是无上深妙禅,即是一法不立,哪里还有人来指授自己?一切善法、恶法都不可得,佛也不可得、魔也不可得,当下即是解脱,哪里还要求一个解脱?所以只谈见性的问题,不谈禅定和解脱。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印宗和尚问:「为什么不论禅定、解脱?」惠能讲:「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什么是二呢?有修有证就是二法,属于依次渐修。只要有了法执,就无法见到本心本性,所以论禅定、解脱并非究竟的不二之法。这里所讲的是顿悟自心的法门,禅宗祖师所传的皆是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最上乘的法门,是密契诸佛心印的无上法门。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须经过修禅定而得解脱,这就属于渐修法门。
什么是不二呢?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这念心是一?是二?如果这念心是二就不对了。心性只有一个,没有两个,有两个就成了相对,相对则属生灭法,既然是相对、是生灭,那就不是佛的心法,就不是真正的佛法,而是权巧说法,属于方便法门。真正的佛法是不二法,所以入不二法门,契悟本心,直了成佛,是这个道理。禅定归禅定,解脱归解脱,这就成两个了,这不是佛法,不是真正最上乘的法门,这是佛所说的方便法,还没有悟到心要。真正的佛法是不二之法,诸位正在听法的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了了分明、寂照一如,这念心哪里还有一?一也不可得。一既不可得,二也不能立啊!所以真正的佛法是不二之法。
过去,舍利弗尊者在树林里打坐时,维摩诘居士曾经对他说:「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所以,静坐必须做到不动身、口、意。不动身、口、意,就是当下这念心不思善、不思恶,如此才能入佛心要,这个法门就是不二法门,是诸佛之心要。
(二十六)960325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
因为前面讲:佛法是不二之法,不二之法称为佛法。所以印宗大师更进一步问惠能大师:「什么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回答:法师讲《涅槃经》,阐明佛性就是佛法不二之法。譬如在《涅槃经》里记载高贵德王菩萨禀白佛陀:犯了四重戒、犯了五逆罪过的人,乃至于一阐提,这些人造了这么大的罪,是不是他的善根和佛性都没有了?
四重禁又名四重罪、四波罗夷罪,这个罪是很重的,犯了四重罪的人就好象是断了头一样,很难再医好。修行要受持四重戒,四重戒第一个是淫戒,犯了淫戒,心就不清净了。《楞严经》里讲:「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堕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淫是生死的根本,所以菩萨视淫欲如避火坑。淫心是从欲爱、色爱所生,由于贪色、贪欲,心生欲爱、色爱,所以有淫火。修行必须要息灭淫火、戒除欲事,心才能得清净。第二是盗戒,盗是偷盗,不与而取称之为偷盗。欺世盗名、盗财,都属于盗。第三是杀人戒,断人性命的罪很重,因为杀人就要偿命,因果循环,丝毫不假。第四是妄语戒,妄语当中还有大妄语,自己没有开悟,却说自己开悟了;没有得到大禅定,说自己得到大禅定;没有证到神通,说自己证到神通境界,这就是大妄语。这些是犯四重戒。
什么是五逆罪?《阿阇世王问五逆经》里讲:「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是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五逆罪是杀害父亲、杀害母亲、杀害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过失是无人能救的罪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