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回 送风葫芦取悦皇上 练隐忍术笼络太监
个伍可,胡诌什么男变女,说这是阴盛阳衰之兆,真是狗吠日头!”  冯保打断张居正的话,气呼呼说道。张居正待他说完,又接着说:  “太后为天下母仪,有深沉博大的爱子之情,却绝无一星半点干政之心。因此,臣冒昧建议,那些心怀鬼胎之人,不是利用《女诫》来作文章么,干脆,太后以自己名义,颁旨内经厂印行五千本《女诫》,赐给两京及天下各府州县衙门,看他们还有何话说。”  “这……冯公公,你觉得如何?”

      因救了章大郎一条命,冯保稳稳落下了邱得用的人情,因此这会儿心情十分畅快,见李太后征询意见,忙答道:  “张先生这主意真是好,太后若是在《女诫》书首写上序言,天下的是非之口,就一次塞得干干净净。”  经这一点拨,李太后豁然开朗,她向张居正投以感激的一瞥,说道:  “烦请张先生,替咱作个序。”

      “臣遵旨。”

      大内刻漏房报了酉时,张居正才离开云台。斯时夕阳西下,建极殿高高翘起的檐角挂着灿烂的余晖。领路的牙牌太监又带着张居正踏上通往会极门的长长的甬道。大约走了一半,忽听得背后有人喊道:  “先生请留步。”

      仅听声音,张居正就知道是冯保,他回转身来,只见冯保正急匆匆朝他走来。  “冯公公,你还有事?”张居正问。

      “皇上还有事交待哪。”

      冯保赶了几步路,说话气喘喘的。他俩站着的地方,是中极殿的左侧。冯保左右瞧了瞧,吩  咐领路的牙牌太监:

      “你去交待中极殿管事牌子,开一间耳房,咱与张先生要说话。”  牙牌太监滚瓜样跑开。一会儿就听得开门的声音,冯保领着张居正挪步过去。按区域划分,  紫禁城应分三块。第一块是午门至会极门之间,内阁与六科廊于此办公;第二块是会极门至  

      乾清门之间,就是宏伟壮阔的会极(后更名为皇极)、中极、太极三大殿,两旁厢房里,是内宫二十四监局的值房;第三块就是乾清门内,这里是皇上与后妃们的私寝之地。现在,冯保领着张居正进了中极殿的耳房,按常规这是不允许的。为了避免内外串通要挟皇权,内宫掌印太监与外廷首辅绝不准单独见面。皇上有旨到内阁,有专门的传旨太监,皇上要接见大臣,有专门的领路中官。这些五花八门的专职内侍,虽然都归掌印太监管辖,但掌印太监本人,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可以为所欲为,其实他的行动处处都受到诸多制约。但明太祖洪武皇帝制订的这些禁令,过了一百多年数代皇帝之后,已是日渐松弛。纲纪朽坏的最大表现就是有禁不止。掌印太监与首辅这内外两大“权相”的配合如何,往往成为政局是否动荡的晴雨表,这方面例子不胜枚举。不过,前朝内外“两相”,虽然暗中通气互为声援,表面上还要掩人耳目互不来往。所以,当冯保邀请张居正来中极殿耳房坐坐时,张居正心下犹豫,刚一坐定,他就问道:  “冯公公,你我坐在这里,是否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是太后与皇上叫咱来的。”

      “啊?”

      张居正微微一怔。冯保看透了张居正的心思,嘴角一扯笑道:“张先生,按太祖皇帝订下的规矩,皇上接见首辅,咱这个司礼监掌印是不该在场的,你说是不?”  张居正轻抚长髯,没有回答。冯保又接着说:“还有,太后直接与大臣会面,且议论国事,这更有悖祖训,你说是不?”  、“这……”

      张居正欲言又止。冯保的脸上又浮出刻毒的笑意,逼问道:“张先生,如果有人要嚼舌头,说太后如何如何的,你怎样回答?”  “这有何难?当今皇上圣龄幼冲,太后作为母亲,有监管的责任。”  “这不就得了,”冯保一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张居正简介 >张居正目录 > 第十一回 送风葫芦取悦皇上 练隐忍术笼络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