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秦赵议和,质子秦异人
若是秦霄不知道这些,顶多会觉得嬴稷的话有些奇怪,而不会产生这么多的联想。
秦霄不动声色,劝说道:“忍一时之气,换秦国未来,以秦王雄才大略,想必是能想通这一点的吧?听闻有一纵横家名苏秦,正在密谋串联六国伐秦之事。若是秦王动作慢了,五国伐齐变成六国伐秦,于秦国可是大为不利啊!”
苏秦……
嬴稷对这个人也有所耳闻,知道这个纵横家自称鬼谷子弟子,甚至还打着秦国前朝丞相张仪的名号来增加自己的份量。
苏秦在六国之间不断游说,想要联合六国抗秦。
若是真的让他做成了这件事,一个处理不好,对秦国就是灭顶之灾。
秦国虽强,但其它六国也不是吃素的。
哦,不对。
韩国、魏国基本上已经废掉了。
楚国、燕国也强不到哪去。
但赵国、齐国,如今可都处于鼎盛时期,对秦国的威胁不小。
其它四国虽然废,但联合起来,也能增加不小的声势。
秦国一家独木难支,对上六国,败多胜少,殊为不智。
犹豫了一阵,嬴稷不情不愿地答应了秦霄的提议,但看他的表情,却是十分的勉强,似乎付出了难以承受的巨大代价。
事实上,对于死要面子的嬴稷来说,对赵国服软这件事,确实是不好接受。
但,相较于面子,嬴稷更重视实际利益。
尽快与赵国议和,然后推动五国伐齐,在打压齐国这个强大对手的同时,破坏苏秦联合六国的计划。
这,对于秦国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在这件大事面前,其余的一切都可以为之让步。
“既然秦王答应,说服赵国的事,便交给在下好了。”
大致商定了秦、赵议和的条件之后,秦霄露出笑容,话题一转,又说道:“既然两国议和,为了彼此信任,在下建议两国各自派遣质子于洛京。听闻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不妨挑选一不受宠爱的庶子……”
这,才是秦霄最重要的目的。
但却被秦霄隐藏到了最后。
而且,互相派遣质子,这本来就是战国时期的传统,嬴稷并未怀疑什么。
虽然把质子送到作为“公证”的第三方去,这种先例不曾有过。
但仔细想想,倒也没什么大碍。
最重要的是,选择质子,肯定是要选一个不受宠的去。
毕竟随时会有生命威胁的嘛。
嬴稷的几个儿子里,安国君嬴柱的子女最多,光是儿子就有二十多个,死上一两个也不心疼。
在秦霄的引导下,嬴稷很快就决定了质子的人选。
嬴稷的孙子、安国君之子,年仅不到十岁的嬴异人!
……
在秦霄的协调下,虽然生出了一番波折,但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好的。
在秦霄的公证和监督下,秦、赵两国互换了议和盟书,并各自派遣一名质子入洛京,以示结盟的诚意。
同时,三方共同派出使者入燕,说服燕王联手对付齐国。
甚至于,大体的利益划分都已经定好了。
一旦击败齐国,则宋国归韩、魏。
攻占的齐国领土,则由赵、燕分享。
至于秦国,则取齐国的财货、粮食,以补充军耗。
说服燕国需要一定的时间。
何况即便说服了燕国,五国伐齐,出兵事宜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准备好的。
秦霄暂时将精力从这件事上转移开来,准备在秦国质子嬴异人身上“下注”。
嬴异人,就是秦国未来的君主秦庄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