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秦赵议和,质子秦异人
便灭掉齐国,秦国能得到的直接利益也不多。
但,以嬴稷的战略眼光,肯定不会看不到齐国的威胁。
如今,齐国崛起的势头如此明显,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肯定是想要打压齐国的。
哪怕秦国不赚任何好处,只要能把齐国崛起的势头给打下去,都是值得的。
但,嬴稷却不愿这么干脆地让步。
或多或少,总要为秦国争取一些利益。
或者退一步说,借此来逼迫秦霄,让他在秦、赵议和这件事上,想方设法让赵国多做一些让步。
比如说“退还”河东之地给秦国。
秦霄不清楚嬴稷想要的是什么,但却也知道他是在借机讨要好处。
思索片刻,秦霄开口道:“齐国确实和秦国不接壤,占领一块飞地,不符合秦国的利益。”
“就是说嘛。”
嬴稷双手一摊:“隔着那么远,寡人又管理不过来,还容易被别的国家抢走,要来何用?”
“这样吧。”
秦霄心念一转,提议道:“只要秦国在伐齐这件事上出力够多,无论结果如何,事后,我支持秦国伐楚,如何?”
顿了顿,秦霄继续道:“垂沙之战后,楚国至今未能恢复元气。即便再给他三五年,也很难恢复。五国伐齐之后,秦国的损失,完全可以从楚国来弥补!”
提出这个提议,完全就是为了鄢郢之战做打算。
当然,对秦国来说,能得到秦霄的实质性支持,从楚国身上割下一大块肉来,绝对是有很大好处的。
嬴稷完全没想到,秦霄会提出这么一个提议来。
但仔细一想,这事,好像能成啊!
楚国虽然地处南荒,但质量不足,可以用数量来弥补嘛!
(注:南方长江流域这时候是水灾比较多的,土地质量和人口密度远远不如黄河流域的中原。所以看战国地图上,楚国的面积最大,但国力其实一直不算第一梯队。)
想到这,嬴稷立刻就精神了起来:“你打算如何支持寡人出兵?”
“派兵与秦联合伐楚,具体各自出兵多少,利益如何分配,就让下边的人去谈好了。”
秦霄随口带过这个话题,笑道:“重点在于,先伐齐、后伐楚,这个提议,秦王是否满意?”
上位者,只需要讨论出一个大的方向。
细枝末节的问题,完全可以交给下边的人去商议,也免得伤了和气。
若是下边的人谈崩了,还有挽回的机会。
如果一上来就是双方领头人之间的谈判,一旦谈崩了,就连缓和的余地都没有了。
嬴稷思索片刻,重重点头道:“可!”
“那么,我们来商议一下秦、赵停战议和的事吧。”
见目的达成,秦霄笑得很开心:“我提议,就以现在的实际控制领土为界。反正河东之地,也是你们从魏国占领的嘛。先让赵国拿去,以后缓过气来了,再打回来就是了。”
“这如何可行?!”
嬴稷一瞪眼,怒道:“寡人即位以来,从未有过割地求和之先例!”
“但是你们秦国有啊!”
秦霄笑道:“秦、赵本为一家,何必闹得那么难看呢?”
“什么一家人,他赵国……”
嬴稷下意识地骂出口来。
但说了一半,忽然意识到不对,又将剩下的话憋了回去。
“果然……姬延说的没错,秦国并非是飞廉的后人,而是帝辛的血脉……”
秦霄一看嬴稷这反应,立即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秦霄已经从周赧王姬延口中得知了这段秘辛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