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档案室电脑屏幕闪烁,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张医生任职的五年间,该院麻醉药品损耗率比同级医院高出47%。更可疑的是,损耗都集中在每月15号——正是当年三位患者死亡的日期。
不是损耗...林默翻出山区县城的医疗记录,是运输。去年该县突发多起离奇昏迷案,事发地都靠近张医生带队义诊的路线。
法医突然推门而入:那三支安瓿的检测结果出来了,含有改良版γ-羟基丁酸,能让人进入可控的假死状态。他递来光谱分析图,和现在黑市流通的新型毒品成分吻合。
监控录像定格在张医生最后出现的画面——他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金属管。技术科放大图像后确认:是便携式低温储存罐,专用于运输活体器官。
三十年前他们就在研究人体冷冻。林默的钢笔尖戳破了案件关系图,现在这个技术被用来走私器官。钢笔水晕染开,像一朵蔓延的黑玫瑰。
行动代号白菊的突袭在凌晨展开。当破门锤撞开郊外生物实验室的大门时,冷雾中整齐排列着二十个低温舱。每个舱体都连接着监护仪,屏幕上跳动着-5℃的恒温提示。
张医生站在总控台前,手里握着红色急停按钮。父亲穷尽一生完善的技术...他身后的舱盖突然弹开,白雾散尽后露出患者惊愕的脸——正是昨天手术台上逃过一劫的商人。
苏雯的配枪对准操作台:你们把活人当实验品
不,张医生按下按钮,所有舱盖同时升起,我们给死刑犯第二次生命。冷冻舱里坐起的人,腕间都戴着某跨国制药厂的员工ID卡。
林默抓起控制台上的运输清单,瞳孔骤然收缩:发货地址是海外某战乱国家,而收货方赫然印着永生计划的LOGO。暴雨敲打着玻璃屋顶,仿佛三十年前那场雪的回响。
第十章
永生计划
冷冻舱的警报声刺破空气,林默手中的运输清单突然被通风口灌入的气流掀起。纸页翻飞间,他瞥见最下方印着一行小字:项目资助方:新纪元生物科技——这正是当年涉事医疗器械公司的重组企业。
这不是走私,是人体试验。林默挡在冷冻舱前,舱内白雾中那些茫然的面孔,竟有几分像三十年前的医疗事故卷宗照片。张医生的白大褂口袋里滑出支录音笔,播放的正是总工程师的声音:…冷冻状态下血脑屏障会暂时开放,是输送靶向药物的最佳窗口期…
苏雯突然夺过对讲机:封锁所有出口!重点搜查通风管道!她刚才注意到,每当警报响起,天花板某处的气流就会异常加速。
特警在管道深处找到个防水箱,里面装着1993年的实验日志。泛黄的纸页上详细记录着:三位死亡患者被注入特殊药剂后,在太平间复活的全过程。最后一页贴着张褪色照片——患者们站在雪地里微笑,背后是某山区疗养院的铁门。
他们活下来了技术员的声音在发抖。林默却盯着照片角落的日历:1994年1月15日。正是老会长那本内部通讯出版的日子。
暴雨渐歇时,缉毒队带来了更惊人的消息。追踪张医生的手机信号,发现他每月15号都会消失两小时,定位最终都指向市郊的废弃水厂。无人机航拍显示,水厂地下车库停着三辆印有红十字的冷冻车。
当突击队冲入车库时,自动喷淋系统突然启动。低温水雾中,十二个立式冷冻柜发出幽幽蓝光。最老的那台柜门上,还贴着1993年的检验标签。
不是器官…苏雯呵出的白气在镜片上凝结,他们在运输活体样本。冷冻柜的观察窗后,赫然是几张安详如沉睡的脸——其中三位,与三十年前医疗事故的死者容貌完全吻合。
张医生在审讯室里笑了:当年父亲被迫签字承认设备缺陷,其实他研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