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章 仓廪融光
    建安二十八年四月初八,巳时初刻,寿州的护生谷仓前热闹非凡。明渊特意命人修建的“星甲仓”敞着大门,仓顶覆着金黄的谷草,檐角悬着的护生灯还未卸下,灯罩上的“渊”字与“苏”字纹在阳光下交相辉映——这是他亲自设计的形制,仓身取铠甲的方正,仓檐仿龙袍的舒展,说“要让谷米躺在‘甲胄护着、龙袍盖着’的暖窝里”。

    苏国公握着明渊送来的“开仓铜钥匙”,钥匙柄雕成谷穗与甲叶缠绕的模样,顶端缀着的琉璃珠正是御书房护生灯的同款。他转身望向身后的虎娃们,只见孩子们手里捧着竹筐,筐沿系着明渊命人赶制的“收谷红绳”,绳头坠着刻有“丰”字的小铜牌——那是用苏国公旧铠甲的残片熔铸的,说“让铠甲的护佑,跟着谷米一起进仓”。

    “国公爷,该开仓了!”穿蓝布衫的虎娃扯着他的甲带,竹筐里的谷穗蹭过他的护生笠,穗尖的绒毛扫过手背,痒痒的却带着说不出的暖。苏国公将钥匙插进锁孔,听见“咔嗒”一声轻响,仓门推开的刹那,阳光涌进仓内,映着墙上明渊手绘的《护生谷仓图》——画中龙袍少年踮脚往粮囤里撒谷,铠甲小人在旁托着他的腰,粮囤上写着“一囤暖千娃,一仓护万秋”,每个字里都藏着小小的襁褓简笔。

    仓内的粮囤早已码放整齐,每个囤顶都盖着明渊送来的织金暖布,布面绣着五谷与铠甲的合纹,边缘用楚夫人的“护生十二针”锁边,说“针脚密了,谷米就不会着凉”。苏国公伸手捧起一把新收的护生谷,米粒饱满透亮,腹白处竟隐约透着星芒状的纹路——这是明渊命农官筛选的“星芒谷”,说“每粒米都是天上落的星,掉在仓里,就该变成暖虎娃肚子的光”。

    “国公爷快看!陛下的‘丰’字印!”虎娃们忽然围到粮囤旁,指着囤身的朱红印记——那是明渊用御玺盖的“丰”字,笔画间却多了两道弧线,像极了襁褓的轮廓,“嬷嬷说,这是陛下把‘护生’刻进了仓囤里,等冬天开仓放粮,虎娃们捧着米,就像捧着陛下的手心暖。”苏国公望着那变形的“丰”字,忽然想起明渊幼年学写“丰”字时,总爱把中间的竖画拖得老长,说“这样丰饶的暖,才能从天上连到地上,连到虎娃的碗里”。

    巳时过半,运粮的车队陆续抵达,车辕上都插着明渊赐的“护生令旗”,旗面绘着铠甲与龙袍共托谷穗的图案。苏国公接过粮官递来的《仓廪账册》,翻开首页便看见明渊的批注:“每囤谷米需记清‘护生出处’——哪块田是虎娃们验过的穗,哪担谷是叔叔扶过的犁,要让吃米的人知道,这米里有铠甲的汗、龙袍的墨、虎娃的笑。”账册里还夹着张小小的“谷米画像”,是明渊用狼毫描的谷粒轮廓,谷尖缀着金粉点的星,旁边写着“替叔叔尝尝,这米是不是带着寿州的太阳味”。

    仓外忽然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巳时三刻。苏国公望着虎娃们踮脚往粮囤上贴“护生符”——那是明渊亲自画的符文,画着谷穗绕着铠甲转,旁边写着“虫不蛀,鼠不咬,风雨不侵护生巢”。符纸边缘染着淡淡的护生草香,是楚夫人特意让人浸过的,说“香味飘进仓,谷米就知道,这是被陛下和苏郎念着的地方”。

    “国公爷,该给陛下写《仓廪安帖》了。”老账房递来宣纸,砚台里的墨汁混着谷芽香——那是明渊命人用护生谷泡的“丰墨”,说“墨里有谷香,字就带着暖”。苏国公提笔未落,虎娃们忽然围过来,把沾着谷粉的小手按在宣纸上,留下一个个浅黄的掌印——明渊说过,“虎娃的掌印是‘仓廪的福气’,比任何印章都灵”。他望着掌印旁明渊画过的“星甲护仓图”,忽然在空白处添了笔:铠甲小人坐在粮囤上,龙袍少年蹲在旁边数谷粒,旁边蹲着排虎娃,每人手里捧着颗画着笑脸的谷米。

    午时初刻,仓廪的暖光漫过门槛,将虎娃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苏国公望着满仓的谷米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纨绔帝业简介 >纨绔帝业目录 > 第23章 仓廪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