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穗影摇金
谷穗,铠甲的星痕映着穗尖的金,旁边蹲着排虎娃,手里举着写有“丰”“暖”“安”的木牌,正是明渊在信里反复叮嘱的“护生谷丰景图”。
“国公爷,该给陛下写验穗回书了。”虎娃们围过来,把沾着谷穗绒毛的小手按在信笺上,留下一个个浅黄的指印——明渊说过,“虎娃的手印是‘大地的签字’,比任何御印都暖”。苏国公握着狼毫,在信首画了株双穗谷,穗头缀着虎娃的指印,旁边注着:“陛下的双穗谷,左穗藏着您画的星,右穗裹着虎娃的暖,风一吹,便摇出满田的‘护生谣’。”
墨汁未干,虎娃们忽然唱起了新学的童谣:“护生谷,双穗长,甲影暖,龙灯亮,陛下数星穗子晃,国公爷的锄头落谷墒——”调子是明渊亲自编的,混着谷穗的沙沙声,在田地里飘得很远。苏国公望着信笺上的虎娃指印,想起明渊在御书房批卷时,指尖常沾着朱砂,如今这些沾着谷绒的小手指,竟比朱砂更红、更暖,像把少年的“护生梦”,实实在在地按进了土地里。
酉时初刻,夕阳给谷穗镀上金边。苏国公将虎娃们的“验穗手札”收进木匣——每张手札都画着歪扭的谷穗,有的谷穗旁画着铠甲,有的画着龙袍,还有的画着虎娃抱着谷穗笑,边角写着“穗子别长太快,等等陛下的星星”“国公爷的锄头要轻,穗子会疼”。这些带着奶气的叮嘱,让他忽然懂了:明渊的“护生”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恩赐,是把每个虎娃都放进“护生”的环里,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也是被护着、也能护人的光。
暮色漫过田埂时,护生茶棚的灯亮了,灯罩上的谷穗纹与铠甲纹交叠,在谷地里投下斑驳的影。苏国公望着远处明渊的“丰景图”——画布上的龙袍少年正给虎娃们戴护生笠,铠甲小人蹲在一旁替他们系绳,背景是漫山遍野的双穗谷,穗尖的银星与天上的星子遥遥相望。原来所谓“穗影摇金”,摇的从来不是谷穗的光,是铠甲的暖、龙袍的柔、虎娃的笑,在岁月里摇出的、永不散场的护生梦。
这一夜,寿州的谷穗在微风里轻轻摇晃,像在哼着明渊写的谣、踩着苏国公的脚印、顶着虎娃们的护生笠,把“双穗”的暖、“星标”的光、“铠甲”的稳,都藏进了沉甸甸的穗子里。而千里之外的御书房里,明渊捧着苏国公的验穗信,望着信上的虎娃指印与双穗画,忽然在案头铺开长卷,画下了这辈子最满意的画——不是龙袍,不是铠甲,是一片漫无边际的护生谷田,谷穗间奔跑着无数虎娃,每个人手里都举着半片甲叶、半颗星星,合起来,便是一轮永远暖着人间的、星甲同辉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