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市立医院的地下三层,林夏主持的生死教育工作坊正在进行。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有恐婚恐育的年轻人,有失去孩子的父母,还有即将退休的医生。

    今天,我们来写自己的悼词。林夏的话让全场哗然。但当她讲述自己为母亲写悼词时,如何从悲痛中获得力量,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有人开始抽泣,有人若有所思地握着笔。

    一位年轻妈妈写下:我希望我的孩子记住,妈妈不是消失了,而是变成了春天的第一缕风,夏天的第一滴雨。这段话后来被收录进生命教育教材,感动了无数读者。

    工作坊的成功,让林夏萌生了更大的计划——建立生死博物馆。她走访了全球十几个类似机构,发现大多数都过于沉重。她决定打造一个充满希望的空间,既有展示死亡的展区,也有孕育生命的科普馆。

    建设过程中,林夏遇到了资金瓶颈。就在她焦头烂额时,当年那个拍摄黑视频的老人带着积蓄找上门:林姑娘,这是我的棺材本。你们做的事,比我活着更有意义。

    第四章

    生命的交响

    深秋的某个清晨,林夏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是福利院的院长:林老师,有个临终的孩子想见你。

    病房里,12岁的白血病患儿小雨插着氧气管,却坚持要坐起来。她递给林夏一个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彩色的画:有穿着婚纱的自己,有和爸爸妈妈的全家福,还有一座插满蜡烛的生日蛋糕。

    姐姐,我等不到13岁生日了。小雨的声音微弱却坚定,你能帮我办个特别的葬礼吗

    林夏含泪答应。她联系了婚庆公司、蛋糕店,甚至请来了小雨最喜欢的动漫声优。葬礼那天,殡仪馆被布置成童话王国,声优现场演绎了为小雨创作的专属故事。当《生日快乐歌》响起时,小雨的父母抱着她的骨灰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个特殊的葬礼引发了社会对儿童临终关怀的关注。林夏发起了彩虹告别计划,为绝症儿童实现最后的愿望。有的孩子想当一天消防员,有的想举办个人画展,还有个小男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穿着宇航服登上了模拟火星基地。

    第五章

    永恒的传承

    十年后的校庆日,林夏作为杰出校友回到医学院。礼堂里坐满了学生,大屏幕上播放着往生铺的变迁:从传统的殡葬铺子,到融合科技与文化的生命教育基地。

    老师,您后悔过选择这条路吗提问环节,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站起来。

    林夏想起那个在解剖图谱与寿衣针线间徘徊的自己,想起父亲日渐佝偻的背影,想起无数个被泪水和笑容填满的夜晚。

    我曾经以为,殡葬师是送逝者离开的人。她的声音在礼堂回荡,后来才明白,我们更是在帮助生者学会如何活着。

    散场后,当年的小凯已经成为急诊科主任,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来见林夏。孩子手里捧着朵纸折的樱花:林阿姨,这是我做的,送给你。

    夕阳西下,林夏漫步在熟悉的街道。往生铺的招牌在暮色中闪烁,院子里的樱花树已经亭亭如盖。她推开雕花木门,父亲正在教孙子扎纸灯笼,暖黄的灯光透过窗棂,将祖孙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手机震动,是国际殡葬协会的邮件,邀请她担任全球生命教育委员会的主席。林夏抬头望向星空,那些曾被她视为生命终点的星辰,此刻正闪耀着新的光芒。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往生铺早已超越了它最初的意义。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是科技的试验田,是生命的课堂,更是一座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而林夏,这位生命长河的摆渡人,仍在继续书写着属于她的,关于爱与希望的故事。

    往生铺纪事:星河长明处

    第六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往生铺纪事简介 >往生铺纪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