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凌晨三点,青石板路上的积水映着残月。林夏裹紧黑色大衣,快步穿过湿漉漉的街巷,往生铺三个鎏金大字在夜色中泛着微光。推开雕花木门,檀香混着樟脑味扑面而来,守夜的老钟滴答作响,柜台后的父亲正在擦拭一盏青铜长明灯。
爸,我来接班。林夏将帆布包放在八仙桌上,里面装着未完成的人体解剖图谱。父亲抬头,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沉淀:城西李家老太太走了,明早出殡,你跟着去学学。
天还未亮,林夏跟着抬棺队伍穿过薄雾笼罩的街道。白幡在风中簌簌作响,孝子贤孙们的哭声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刺耳。她看着老师傅们熟练地整理寿衣,将逝者的双手交叠在腹部,在枕边放好生前最爱的紫砂壶。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遗体,本该恐惧的场景,却让她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安宁。
回到铺子时,阳光已经洒满庭院。林夏坐在后院的老槐树下,翻开解剖学笔记。她从小在殡葬铺长大,见过太多生死,却始终对生命的奥秘充满好奇。母亲早逝,父亲一人撑起这家百年老店,而她,却瞒着父亲报考了医学院。
门铃突然响起,一位神色慌张的年轻女子冲了进来:求求你们,救救我弟弟!女子名叫苏晴,她的弟弟小凯因意外溺水,被医院判定脑死亡。他才十八岁,怎么可能......苏晴泣不成声。
林夏跟着苏晴赶到医院,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答声。透过玻璃窗,她看见病床上的少年面色苍白,身上插满管子。父亲握住苏晴的手,轻声说道:让孩子回家吧,我们会送他体面地离开。
在往生铺的停灵间,林夏第一次独立为逝者整理仪容。她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擦拭小凯的身体,梳理他湿漉漉的头发,换上崭新的蓝白校服——那是他最喜欢的衣服。当她将一枚写有生辰八字的平安符放进小凯口袋时,突然发现他的手指动了一下。
爸!他还有呼吸!林夏惊呼。父亲快步上前,检查后摇了摇头:这是尸僵前的正常反应。但林夏不死心,她学过急救知识,立即开始做心肺复苏。父亲想要阻止,却在看到女儿坚定的眼神后默默退到一旁。
奇迹在十分钟后发生了。小凯突然呛出一口水,缓缓睁开眼睛。苏晴不敢相信地捂住嘴,喜极而泣。林夏瘫坐在地上,汗水湿透了后背。这一刻,她突然明白,殡葬师的工作不仅是送别逝者,更是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
这件事在小镇上引起了轰动。有人说往生铺闹鬼,也有人说林夏是死神手里抢人的活菩萨。但林夏知道,这不是什么奇迹,而是医学与生命的较量。从那以后,她开始在铺子里设立急救知识宣传栏,免费为居民讲解心肺复苏和急救技巧。
然而,平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一天傍晚,一辆黑色轿车停在铺子门口,下来几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为首的中年人自称是地产商,想要收购这块地建商场。开个价吧,保证让你们满意。中年人叼着雪茄,眼神里满是傲慢。
父亲拒绝得很干脆:往生铺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卖。中年人冷笑一声: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这一带都要拆。临走时,他故意将烟头扔在门槛上。
接下来的日子,麻烦不断。有人半夜往铺子里扔石头,举报电话一个接一个,甚至有人在门口泼红漆。林夏看着父亲日渐憔悴的面容,心疼不已。她决定不再坐以待毙,开始收集资料,联系媒体,揭露地产商的暴力拆迁行为。
在一次采访中,林夏带着记者走进往生铺,讲述了这里发生的故事。当镜头对准那些保存完好的老物件,对准正在认真为逝者整理仪容的殡葬师们,观众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社会的关注下,拆迁计划被迫暂停,地产商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林夏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她开始思考,如何让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