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福伯忠心献良策,翰墨斋重开可期
翰墨斋里,日头渐渐偏西,残阳的余晖透过破损的窗棂,给满目疮痍的小院镀上了一层悲凉而又带着点点暖意的金光。
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波总算是过去了,林宸一家人围坐在后院那张唯一还算完好的小方桌旁,桌上摆着几个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和一锅稀粥,虽然简陋,却透着一股子劫后余生的温馨。
王氏看着儿子狼吞虎咽地吃着包子,眼圈又忍不住红了。她知道,儿子今天能化险为夷,靠的不仅仅是那惊世的才华,更是那份远超同龄人的沉稳和担当。若不是他临危不乱,先是以一首《临江仙》震慑宵小,引来贵人相助,后又条理清晰地应对林贵才的无赖和钱横行的凶横,他们林家今天,怕是真的要家破人亡了。
“宸儿,慢点吃,别噎着。”王氏心疼地给儿子夹了个最大的肉包子,柔声道,“今天……今天多亏了你,不然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林若薇也学着娘亲的样子,把自己碗里那唯一的肉包子小心翼翼地夹到哥哥碗里,奶声奶气地道:“哥哥吃!哥哥是大英雄,要多吃点才有力气打坏蛋!”
林宸心中一暖,看着母亲和妹妹关切的眼神,笑着将肉包子又夹回了妹妹碗里:“哥哥不饿,若薇吃。以后啊,咱们家天天都有肉包子吃,管够!”
“嗯!”林若薇重重地点了点头,大眼睛里闪烁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一旁的福伯,此刻也是感慨万千。他端起面前那碗稀粥,浑浊的老眼里闪着激动的泪光,声音都有些哽咽:“少爷,老奴……老奴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像您这么有本事,这么有担当的读书人!老爷在天有灵,看到您今天这番作为,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他顿了顿,放下粥碗,神色变得有些凝重,对林宸道:“少爷,今天这事虽然过去了,但翰墨斋被砸成这样,要重新开张,怕是得费不少功夫。铺子里的那些书,十有八九都被那些天杀的泼皮给糟蹋了,书架桌椅也坏了不少,还有那块老匾额……”
说到这里,福伯的声音低沉下去,脸上露出了痛惜的神色。那块“翰墨斋”的匾额,可是林家祖上传下来的,也是林秀才生前最珍视的东西之一,如今却断成了两截,着实令人心痛。
林宸知道福伯的心思,他放下手中的筷子,沉声道:“福伯,您放心。翰墨斋不仅要重新开张,而且要开得比以前更好,更风光!至于那些损失,林贵才那老小子必须照价赔偿!那块匾额,我会想办法修复,或者……重新打造一块更气派的!”
“少爷说的是!”福伯精神一振,仿佛从林宸的话语中看到了希望,“只是……咱们翰墨斋以前主要卖的都是些四书五经、蒙学课本,还有一些寻常的笔墨纸砚,利钱薄得很。苏杭城里大大小小的书铺也有十几家,像那‘墨香阁’、‘文渊阁’,都是家大业大,咱们要想跟他们争生意,怕是不容易啊。”
福伯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翰墨斋之所以一直不温不火,除了林秀才不善经营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在苏杭这种文风鼎盛、书坊林立的地方,光靠卖那些大路货,根本就赚不到什么钱。
王氏也有些担忧地道:“是啊,宸儿,做生意可不容易。你爹他……他就是太老实了,不懂得那些弯弯绕绕,才……”
“娘,福伯,你们说的我都明白。”林宸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以前的翰墨斋,确实是小打小闹,赚点辛苦钱。但从今往后,咱们翰墨斋,要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子!”
他顿了顿,看着福伯,问道:“福伯,您老在苏杭城里待了几十年,应该知道,如今城里什么样的人最多?什么样的话题最容易引人关注?”
福伯闻言一愣,仔细想了想,答道:“回少爷,咱们苏杭府,自然是读书人最多。至于话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