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铁流出关泻千里
击,寻歼白崇禧集团主力,尔后进入广西,解放广西全境;东路,由第十五兵团司令邓华、政委赖传珠率兵团主力,在二野第四兵团的配合下,南下广东,解放广东,尔后西进广西,与西路军达成规模巨大的“钳形包围”。
8月4日,第四野战军部队兵临长沙城下。
在中共地下党长期策动和解放军强大压力下,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湖南省主席程潜及第一兵团司令、长沙警备司令陈明仁,率部起义。
程潜、陈明仁的起义,使白崇禧仓促构筑的“湘赣边防线”迅速瓦解,为第四野战军南下,创造了有利条件。
9月13日,程子华、萧华率四野第十三兵团由常德出发,担任野战军进攻的左翼,分两路沿湘川公路和资水前进。将士们不顾饥劳路险,在湘西南的崇山峻岭中急速前进,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连克湘西南重镇沅陵、溆浦、辰溪,直逼芷江。
芷江,是白崇禧新构筑的“湘粤联合防线”的左翼主要支点,是湘、桂、黔三省门户。程潜、陈明仁起义后,白崇禧在该处成立了伪湖南流亡政府,并以第十七兵团驻防。
10月1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时,第四野战军之十三兵团开始向芒江外围展开攻击战斗。10月5日,十三兵团解放湘西南重镇芷江。
四野西路大军直取芷江的同时,担任东路左翼进攻的第十五兵团和二野第四兵团亦在湘粤边境突破敌人防线,分数路进军广东。
9月30日,在东西两路顺利出击之后,担任中路进攻的第十五兵团和二野五兵团一部也开始行动。十余万解放军将士以排山倒海之势直趋衡阳、宝庆。在不到两天的时间中,敌军外围据点被扫荡殆尽,衡阳、宝庆的敌军主力全线动摇。10月3日,四野十五兵团和二野五兵团各军齐头并进,与在衡宝公路以北进行防御的国民党军形成对峙局面。
“共军要与我在衡阳、宝庆间决战?”
白崇禧一看解放军摆出的这个阵式,知道利害,情急之中,号称“小诸葛”的他亮了一手不凡功夫,让林彪见识了一下他的“障眼法”。
10月4日,在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所里,关于白崇禧部兵力频繁调动的情报不断传来:“3日,位于衡阳的白部第七军,位于耒阳的第四十六军沿衡宝公路西进。4日,位于广东乐昌的第四十六军、郴县的第九十七军陆续北上。这样,至目前为止,加上原在衡宝线上的敌五十八、一零七、七十一和十四军,白崇禧在衡宝公路百余公里的地段上猬集了近七个军的兵力。”
“白崇禧要干什么?”按照野战军的原定方案,东、西两路率先出击,在广西对湘南的白崇禧部达成合围,然后,以中路军予敌主力以大量歼灭。
可是,眼下,东、西两路正在攻击前进,战役上的合围态势并未形成,而白崇禧又在四野中路军的当面集中了七个军,摆出了一副决战的架式。
假如白崇禧是以进为退,那么,四野部队按原计划行动,中路军迅速出击,乘敌调整部署的时机,一举插向白崇禧部署纵深,将其包围分割,即使无法将其一口吃掉,也可以拖住,为东、西两路合围赢得时间。如此一来,在湘南一战解决白崇禧集团,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如果白崇禧不是虚晃一枪,真要与解放军决战,那么,当四野部队发起攻击时,国民党军队决不会轻易后退,其在广东、广西的援军也会北上。于是,在局部战场上便会出现白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而第四野战军中路的四个军没有必胜的把握。还有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让中路军暂时停止前进,以现有之兵力再加上增援而来的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再待西路军第十三兵团进至衡宝侧后之时,同时展开攻击,这样便可以万无一失,稳操胜券。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