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上抬回宫。

    小太监命一人赶快回去赎回皇上的定朝珠,找了几遍,哪还有算卦先生的影子,只能回来复命。

    道光刚回到慈宁宫,皇后就迎上前,关切地问:“皇上,应多珍惜龙体,别让我们担忧,今后外出要多带几名侍卫。”

    “皇后勿虑,朕只是出去散散心,不会走出多远。如今朕心中已有了眉目,对于回疆之事将重新作出几个重大决策。”

    “不知皇上有何英明决断?”皇后关切地问。

    “朕的决策英明与否尚难以定论,也仅是权宜之策。朕以为,首先应调兵遣将,组成前线军事指挥机构。”

    “皇上,这指挥机构哪些人能够胜任?”

    “嗯,朕反复思考,有能力可信任之人不少,像陕甘总督杨遇春、伊犁将军长龄、山东巡抚武隆阿等人均可。”

    “皇上准备把这军事指挥机构设在新疆何地?”

    “这个,朕也在权衡,暂定哈密或阿克苏,这将由回疆具体形势而定。”

    “皇上还有什么想法?”

    “其次调兵不能少于二万人!”

    “回部叛军有多少?”

    “目前尚未查清,估计也不下三万人。”

    “皇上日理万机,同时也要注意休息,不可劳累过度。”

    “多谢皇后关怀,国家能有对上体贴君王、对下关心百姓,具有母仪风范的国母,何愁万事不一帆风顺。”

    “皇上过奖,折煞我了。”

    道光六年(1826年)七月十三日始,平叛战争拉开帏幕。

    七月十四日,伊犁将军长龄派遣领队大臣祥云保,硕隆武率兵二千人星驰南行奔赴回疆。

    七月十五日,乌鲁木齐提督达唆阿·多贵率领四千官兵驰赴回疆应援。

    七月十七日,吉林将军富俊,黑龙江将军禄成各率精兵二千名听候调用。

    七月二十一日,传谕富俊、禄成火速率兵前往新疆哈密与杨遇春会合。

    七月二十一日,宁夏将军格布舍也挑选精兵二千名开向哈密。

    七月二十一日,又调派御前大臣赛冲阿、侍卫大臣吉论泰率三旗侍卫、前锋参领、护军参领、护军校一百人奔向哈密军营。

    七月二十一日,命钦差大臣杨遇春统领陕甘官兵由三千人增至六千人分批发向哈密。

    武英殿内,军机大臣、大学士曹振镛将自七月十三日到二十一日发出谕旨情况写成折子送到皇上面前:“圣上,这材料臣已处理完毕,请皇上过目。”

    道光匆匆测览一下,满意地点点头。

    “曹学士,目前发兵有多少?”

    “回皇上,至今天已发兵一万八千人。”

    “嗯,还有哪些省的兵尚可再发?”

    “回皇上,山东、直隶、蒙古、安徽、河南等地兵力尚可再发。”

    “根据目前局势,你分析一下朕的总体军事部署可有不妥之处?尽管直说。”

    “臣认为皇上的总体战略是这样的。”

    “怎样,但说无妨!”道光对他微笑一下。

    “皇上想让伊犁将军长龄镇守北疆,相机调度行事,可进可退,巩固后方。”

    “对,朕有此意,还有呢?”

    “陕甘总督杨遇春到回疆指挥平叛,皇上看重杨总督指挥稳妥、为人厚重、做事细心,并在军中有较高威望的优点。”

    “是这样。”

    “皇上了解到西回四城相继陷落、道路被叛军所阻,无法畅通,难以互应,而命各路援兵回集新疆东部的哈密,等待各部大兵聚集时再入疆平叛。”

    “曹学士与朕分析相同,你以为朕的这种战略部署有何不妥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道光皇帝简介 >道光皇帝目录 > 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