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儿贵为皇室,却也无可奈何。”绵宁听着,点点头道:“额娘说的是,宁儿明白其中道理。”王妃道:“宁儿明白就好。且莫再为儿女之情所惑,要知我大清祖业全指望你发扬光大。”绵宁被额娘一番话说得激动起来,抓着王妃的手道:“宁儿决不辜负额娘期望。”

    王妃看火候已到便道:“额娘为让你早些从那红菱身上收回心来,已求你父王奏请皇上为我儿娶一福晋。”绵宁闻言大吃一惊道:“额娘,宁儿实难从命。”王妃一愣忙问:“为何?”绵宁道:“孩儿年龄尚小,还想多读几年书。”王妃笑道:“先皇圣祖十四即成大礼,我儿怎还说年岁小。况即便成婚,也无妨你读书。”绵宁还是坚持道:“额娘,宁儿断难从命。”王妃听罢脸色一沉怒道:“此事皇上已经恩准,圣命御点吏部尚书布彦达赍之格格为我儿福晋,你难道敢抗旨不……”话未说完,王妃一阵剧烈的咳嗽昏厥过去,绵宁和红月惊得大叫:“额娘。”

    “王妃。”

    两个人手忙脚乱扶着王妃,红月用手掐着人中。这时红桃也闻声跑来,绵宁忙命道:“快去叫御医来。”过了一会儿,王妃才苏醒过来,抚摸着绵宁的头道:“宁儿,额娘自感时日不多了,想亲眼看着我儿完成大礼。所以,额娘没跟你商量,就让你父王奏明了皇上。额娘不是不知道你的心思,是看你和那逆匪今世无缘啊!”绵宁哭道:“额娘的话孩儿明白,孩儿答应额娘就是。”王妃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颙琰当晚回到毓庆宫,王妃在枕边将白日绵宁来过的事说了,颙琰听了高兴道:“宁儿自己应下更好,今日父皇召见朝臣,诏谕天下明年正月初一退位,举行传位大典。过后就赐成宁儿完婚。”王妃眼看着丈夫当上皇帝,正是喜不自胜。

    到了正月初一那天,一大早,乾隆帝带着颙琰、绵宁等皇子皇孙和王公重臣先到了堂子、奉先殿、寿皇殿焚香礼拜上天神灵、列祖列宗,随即升太和殿宝座。乾隆帝双手捧着传国玉玺走下宝座,来到颙琰跟前,将国玺交给颙琰,然后坐在御案旁的侧座上。颙琰双手接过玉玺,走到御案前,坐在宝座上。殿下王公大臣、藩属使节一齐跪倒三呼万岁。礼官走到殿前,宣布改元嘉庆,尊乾隆为太上皇。

    次日,毓庆宫内一片喜庆的繁忙。乾隆、嘉庆两代君王御赐绵宁完成婚礼。晚膳时分,乾隆、嘉庆一同来到毓庆宫,绵宁随已被封为皇后的母亲一同出迎。乾隆、嘉庆坐定。绵宁恭恭敬敬给皇祖、父皇敬酒。两代君王龙颜大悦,一饮而尽。绵宁又端起一杯茶水,以茶代酒,给患病的母后敬酒,皇后含笑饮干。

    一家人正在高兴,忽有太监来报:“禀太上皇、皇上,湖广总督毕沅送来加紧奏折。”乾隆道:“念。”内监尊旨,大声念道:“白莲教匪首王聪儿、张汉潮领教匪四五万人攻克枣阳,围襄阳,襄阳知府耆登督官兵固城待援,教匪数日难下。一教匪汪红菱领数十人自太原往襄阳参战,施以奸计,诈开城门。襄阳城即告失陷,知府耆登亦为江红菱所杀……”

    “够了!”乾隆不待太监念完气得龙须乍抖道:“这教匪汪红菱竟如此厉害,你们这些总督,将军难道就都是废物。”绵宁一旁听了,不由恨红菱过于猖狂。便愤然作色道:“太上皇、皇上应早派良将剿灭逆匪,以安社稷。”嘉庆看了儿子一眼,赞许地道:“二皇子言之有理,太上皇请速调重兵,剿灭教匪。”乾隆帝刚才的满腔喜悦被这份奏折冲得踪影皆无,又说了几句劝勉的话,就由太监扶着回养心殿去了。

    绵宁这一天特别劳乏,送走了皇祖、皇父后,便由红月陪着,回到新房倒在床上睡着了。绵宁新娶的福晋,名叫玲儿,是个旗人。玲儿见绵宁睡着,便叫红月出去,给绵宁脱去靴子,盖上锦被,自己也上床来,坐在绵宁身边。看着绵宁方正清秀的脸庞,玲儿心里幸福极了。便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道光皇帝简介 >道光皇帝目录 >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