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十九、伯牙子期
;
樊师阙扯了下嘴角,抽出洞箫以手指转了两下,呼了口气便开始。</p>
墨今微眯双眼专心聆听。此时此刻,幽静的夜里仿若被此曲紧紧缠绕住,更显得清冷。</p>
芳沁湖的幽香配合着余音袅袅,行云流水间荡人心扉,墨今放肆自己徜徉在这种似近似远的感觉中,心中仿佛已经望见了天空,望见了原野。可是为何,突如而来的悲伤会如此强烈?樊师阙的心中究竟有多苦闷?为何她只觉得被压抑的喘不过气来?好似自己已经被蔓藤牢牢缠住,力求挣脱却无处施力。</p>
这种无助、无力、无欢、无喜的情感融入此曲,有一种矛盾的和谐,好似希望亦是绝望,两者之间仅仅一线之隔就能冲破。无奈却如蝴蝶破茧之前的情景,若能冲破亦可展现美丽,如若不能亦只有继续徘徊的痛苦之中。</p>
一曲完毕,墨今已觉眼眶湿润,某种不知名的情感决堤而出,忙别过身体背对樊师阙,极力按耐内心无助与伤怀之情。不知道是这首曲子的感染力太大,还是樊师阙抒发的情绪太激烈,墨今只觉得在即将要看到黎明之时,伴随而来的是更多黑夜中的绝望。</p>
过了良久,墨今终于平静下来,声音依然沙哑:“此曲墨今倒是从未听闻,想必樊总管与墨今一样,亦是渴望黎明之人。奈何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极其漫长,而黎明又太短暂。”</p>
樊师阙微讶。没想到仅仅一首简单的曲子,虽然曲时短暂但是仍能被墨今一语道破他的心怀。想来,这位闻人墨今亦是同自己一般,并不迷恋宫中生活的奢华富贵。此时,樊师阙对墨今有了新的看法。</p>
墨今轻语:“墨今尚有疑问,可否请樊总管为此解惑?”</p>
“才人请说。”</p>
“请问,在这世间是否是千金可得,知音难觅?”这个问题一只困扰了墨今很久。对普通百姓来说,千金或许更加难得,但若是千金、万金在手,又该追求何物?</p>
“奴才以为,若说千金是可追求的,那么知音人当是奢求了……”樊师阙淡淡的回道,声音似有若无。</p>
“奢求……”墨今反复咀嚼这两个字:“那么,若是知音人助纣为虐,请问对方又该如何自处?”</p>
樊师阙看向芳沁湖的对岸,虽是黑夜并非人的眼目可探索,但是他仍旧渴望的可以看到些什么:“奴才不懂何谓助纣为虐,奴才只知道每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在生活,奴才亦不过是在走自己的路。所谓对与错奴才没想过,也容不得我去想。与其瞻前顾后倒不如继续走下去,功过之说就留待后人评论罢。”</p>
墨今微垂下头,轻轻一笑。果然,樊师阙的答案就与她所料想的一样。若是樊师阙刚才以有苦衷为借口来回答此问,墨今倒会觉得失望了。樊师阙如此坦白倒真不愧为君子,就算他帮着怜贤妃害了很多人,此时此刻,墨今亦觉得他亦有可取之处。</p>
墨今回转过身,看向樊师阙:“墨今想来,樊总管在进宫之前必是有番不同于常人的境遇罢。墨今试问也曾听闻几首荡气回肠的曲子,但是都不若这两首的意境来的难得。”</p>
樊师阙自嘲的笑了:“方才那首名为清晨。”</p>
“清晨……呵呵。”墨今笑了笑,反问道:“清晨本该是一日之中最难得之景象,为何经由樊总管吹奏出来反而显得额外的悲观呢?”</p>
樊师阙缓缓闭上眼睛,嗓子仿佛卡住一般说不出话,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