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从右派的“保守疗法”到左派的“休克补课” ——论匈牙利转轨(之一)
144
150
136
20
第四,明确地把国际融资与产权改革合二为一,实行“面向外资全卖光”政策,使匈牙利经济完全“国际化”,而私有化企业则“一步到位”地进入西方式公司治理结构。应该说,在左派政府的全部招数中,这一“面向外资全卖光”之举是意义最重大的,它不仅一举改变了右派政府末期国内资本购买力枯竭、私有化濒于停滞的状况,而且开创了东欧乃至世界经济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先例。
从1995年起,左派政府连续发动了几次国有资产拍卖“大行动”,基本顺序是能源、通讯、军工、银行、媒介。匈牙利东部的煤气公司首当其冲成为修改后的私有化法的第一个实践对象,它的全部股份分别卖给了意大利的Italgas和Snam两家公司,紧接着,地方煤气公司又陆续卖给了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的公司。售出的企业根据协议快速拓展业务,仅1996年一年就扩大用户12%,并允诺在下个世纪初再扩展用户100万。另外,还开辟了一条从久尔到奥地利的煤气管线,拟将全匈煤气管道与欧洲煤气管道连网,从而使匈牙利彻底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同年,电信私有化也大举展开,仅从出售全国电话公司37%的股份中就获取了1170亿福林、相当于8.52亿美元的进帐。与此紧接着,8个发电厂的股份也为德、法等西欧各大公司瓜分。国家还对9个军工企业进行私有化,这些企业除国家保留相应的股份外,其余敞开竞价拍卖,最后共得到43亿福林的总收入。到1995年底,匈牙利的私有化成份已达65%,其产值占国民总产值60%以上。
1996-1997年主要是加速银行私有化的步伐,全匈第六大银行布达佩斯银行60%的股份被欧洲复兴银行和通用电气公司购买,匈牙利外贸银行25%的股份归德国一家银行控制,另外18%的股份被欧洲银行买断,此外被拍卖的还有匈牙利信贷银行和商业信贷银行,到1997年底,全国最大的15个商业银行中有9个已被外国银行取得绝对控股权。全国银行业的总资产构成中,外国资产已占61.4%。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领域也出现类似进程,90%以上的保险公司已贴上了“外籍”标签。仅1996年前7个月,银行拍卖的私有化总收入为734亿福林。向国库上缴货币一年就收入2000亿福林,超过1990-1995年向国库上缴的总和。
1997年开始的传媒拍卖是匈牙利大私有化进程的压轴戏,随着媒体私有化的完成,匈的整个私有化步骤基本结束。
至此,在能源动力部门私有化、军工私有化、银行私有化和传媒私有化这几轮“大行动”后,私有化最终在1998年春宣告完成。在转轨之初规定要私有化的全部1857个大中国企中,右派执政的五年(1990-1994年)共卖出了620家,其中107家卖给外资,而左派执政的1995-1996年夏一年半时间就卖出679家,其中绝大部分卖给外资。右派时期出售企业回收的有一部分是赔偿券与“生存贷款”债权,现金只占私有化全部收入的63%,外汇(来自外资购买者)约居其半。而左派政府在1995年的私有化收入中,现金占95%,其中外汇占93%。仅这一年的私有化收入就达4739亿福林,比右派执政五年总计还要多539亿福林,而外汇收入则比那五年总计多出一倍以上! [25] 1857家企业至此已卖出1299家,其余大多数实行了关停并转。到1998年初即左派下台前夕,匈牙利大私有化目标企业2263个(比原定增加400多个),其中全部私有化的1125个,基本私有化的282个,出售托管资产50%的136个,破产清理716个。保留国家产权的116个(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