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五、听说杨度非韩薄柳,王闿运欣喜地说:孺子可教也
    “门生拜见夫子大人!”夏寿田推开书房门,见王闿运端坐在太师椅上,忙趋前两步,行一跪三叩之礼。

    “快起来,不必这样。”王闿运离座,亲手扶起夏寿田,把他细细端详一番,笑着说:“比前几年结实多了,老成多了。坐下吧,坐下说话。娶亲了吗?”

    夏寿田挨着王闿运身边坐下,红着脸说:“大前年完的婚。”

    “娶的是哪家的小姐呀?”王闿运慈祥地问。

    “陈侍郎公的侄孙女。”

    陈侍郎就是陈士杰。他是曾国藩筹建湘军初期的重要幕僚,后来做到了吏部侍郎。他也是桂阳人,与夏寿田同乡。

    “哦,原来与俊臣家结了亲戚,好,好!”王闿运连连点头,“那年我第一次见曾文正的时候,他身边真正的幕僚,就只俊臣一人。”

    五年前,夏寿田的父亲江西巡抚夏时礼聘王闿运主讲豫章书院,又把自己三个儿子都送到书院拜王为师。夏时对王很尊敬,彼此关系融洽。夏寿田聪明好学,也深得王的喜欢。但王与豫章书院的其他先生们合不来,只在南昌呆了一年便回湘潭了。半个月前,王闿运接到夏时的亲笔信,信上说,犬子会试告罢,已命他回湘重拜在夫子门下,望夫子念旧日师生之情收下玉成为荷。王闿运虽拒湖南巡抚陆春江于门外,但他决不是一个不与官场往来的人。事实上,他倒是热衷于官场周旋,不过这得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与他交往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在他面前如同一个受业的门生似的。否则,不管资格多老、职位多高,他都可以做出极不礼貌的事来。同治十年他去江宁拜访曾国藩,恰遇曾有事未见他,第二天打发人来请他赴宴。他对来人说:“请转告相国,王某人不是为一餐饭而去见他的。”说完便乘船离开江宁了。前任巡抚吴大澂去湘潭拜会他,他设宴招待。席间,吴大澂颇以巡抚高位自得。王闿运说:“这几十年来做官很容易,想做什么官,都可以做得到。”又指着环立一侧的仆役对吴大澂说:“这些人一旦乘时都可以为督抚。”他也不顾抚台大人脸上的尴尬,一个劲地说某某过去是个帮人打短工的,只因为投湘军打了十几年仗,结果做到了山西巡抚;某某过去是个无业流氓,也因为投了水师,后来做到了陕甘总督。说得抚台大人灰溜溜的,未终席便匆匆告辞。夏时虽身为巡抚,却从不在王闿运面前装大,总是一口一声“先生”、“夫子”地称呼,故王闿运也拿他当巡抚看待。

    夏寿田告诉老师,这次会试虽未获隽,但在京师得益不少。王闿运安慰他,说年纪轻轻,不必计较这些,多进几次京,多几番历练,对今后大有好处。师生亲亲热热聊了很久,夏寿田突然问:“先生,杨度来了吗?”

    “哪个杨度?”王闿运觉得奇怪。

    夏寿田知道杨度尚未来东洲,颇为纳闷:长江边分手时说得好好的,回家住几天就去投湘绮先生,怎么还没来呢?他对王闿运说:“杨度是先生的同邑,家在石塘铺。祖父名叫杨礼堂,当年在李忠武公麾下当哨长,后在三河之役阵亡。伯父杨瑞生做归德镇总兵,父亲杨懿生病故多年了。”

    王闿运点点头说:“杨瑞生我知道,听说他把兄弟的遗孤都接到归德镇去了。”

    “没有全部接去,接去的是大侄儿和侄女。大侄儿就是杨度,字子。”

    这时周妈进来了,端来一杯茶和一碟糕点放在夏寿田面前,满脸堆笑地说:“哟,这就是夏抚台的大公子吧!长得好秀气,脸白嫩得跟大姑娘一样!”

    夏寿田不认得周妈,见她这副模样,说起话来又不知高低分寸,正不知怎样与她打招呼才好。

    “她就是周妈。”王闿运坦然地介绍,“以后有什么事,见不到我时,可以跟她说。”

    夏寿田在心里掂量着:先生这两句话,说来似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杨度简介 >杨度目录 > 五、听说杨度非韩薄柳,王闿运欣喜地说: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