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三、精彩和谐发展篇
吴仁宝这位基层老支书的那份对百姓、对集体、对国家和对党的浓厚感情所感染。而吴仁宝则说:“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知道穷苦地方的老百姓最关心两件事:能不能吃饱穿暖,能不能让孩子上学。可每当我到西部那些穷地方走一走时,心里就特别的沉重,就特别想帮他们一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华西今天能够富甲天下,靠的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华西帮一把穷兄弟,也是自己坚定走共同富裕信仰的一种体现、一份感情。”

    十多年来,在吴仁宝倾心努力下,华西在外省建立的“华西村”已经不下十个,帮助西部10万人脱贫和1万人奔小康的目标也早已实现。然而吴仁宝和华西人帮扶的脚步从未停止,一个个具有“吴仁宝模式”的“华西村”在甘肃、宁夏、黑龙江、江西等地遍地开花,而吴仁宝在帮助这些兄弟省区建设“华西村”时,掏的不仅是钱口袋,更多的是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念和意识。他甚至每一次关键时刻除了自己亲自蹲点扶植外,总要派出华西村最好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能手到那些地方扎根,而这些骨干和能手中必有他的亲生儿子在内。1995年,村党委决定为黑龙江肇东的一个山村屯建“东北华西村”,那儿条件十分艰苦,社情也复杂。吴仁宝挑了自己最心疼、也是最小的儿子阿四,临别时他对阿四说:“你上那儿一定要像孝敬我和你母亲一样孝敬那儿的百姓,也一定要像建设华西一样建设好‘东北华西村’。”阿四不负父望,带领当地村民苦干一个秋冬春夏,既平地又办厂,一年就使这个原来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贫困小村庄一跃到了人均收入4000元的当地富裕村。

    2006年新年的钟声响起时,吴仁宝的继任者、华西村的新掌门人吴协恩宣布:在“十一五”期间,华西村要实现五个“五”:工业年销售产值达500亿元,让大华西的5万人全部实现“中康”水平,到华西来的旅游人数要达500万人次,新建5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免费为全国交流培训5万名村干部……我看到坐在台下的吴仁宝听着继任者的这一串豪迈壮言,会心地笑了。

    我悄悄问身旁的吴仁宝:“老书记对此有何感慨?”

    “我还是那句老话: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干部就要有吃苦精神、求实精神,还得有创新精神。让百姓人人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才算建设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50余年党龄、79岁年龄的吴仁宝如此说。继而又向我补了一句话:接下去我吴仁宝自己的任务是,争取活到100岁,再为党和人民做点事。

    我们祝愿这位老人革命青春永葆,身体健康长寿,也祝愿他亲手举起的华西这面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精彩吴仁宝简介 >精彩吴仁宝目录 > 三、精彩和谐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