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节 苏联崩溃的前兆
共产主义的破产和他们悲剧的命运
在夏季以前 除了石油等项外 俄国人拥有的主要工业资源还是远远不如德国 这就迫使他们把绝大多数资源用于直接生产武器和弹药 而用于其他领域的则相当少 甚至机器的生产都被大大压缩 1942年 苏联大约保有60万台金属切割机床 但和德国210万台机床的规模相比 俄国人依然是望尘莫及
苏联的一切资源都用于军工 伴随着一个个矿藏落入敌手 苏联的军工产品质量越來越差 比如关健的武器 坦克因缺少锰钢 变得非常脆 又如 德军年初就占领了提赫文铝土矿和沃尔霍夫铝厂 以致于苏军有一半飞机是木头做的
雪上加霜的是德军一夜间有了重型轰炸机 迁徙到乌拉尔的军工厂沒來得及修屋顶 如今连围墙也被炸掉了
盛夏以來 斯大林又受到了一个重大打击 摩尔曼斯克到内地的交通早就被切断了 纳粹老党员迪特尔的山地与丛林部队执着地向阿尔汉格尔斯克进军;伊朗危在旦夕 苏联与外界的联系只剩下远东了 一年來斯大林对美援物资鸡蛋里找骨头 但同盟国的物资真正减少时 他像烫伤了的猫一样尖叫起來
随着高加索地区的丢失 苏联唯一的优势 石油的优势也不复存在 而中亚卡马拉等地的油田只能保证正常所需的17% 就算美国再慷慨 也绝对不可能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为苏联运來上百万吨石油 何况中东的大部分油田在纳粹的机翼下
苏联居民不仅要面对高物价和消费物资的极端贫乏 还要承受翻倍增加的高额税款 仅军事税一项就多达721亿卢布;独身者、无子户和少子户 因为不能为国家贡献后备人力 也被课以重税 总额达81亿卢布 苏联政府还变着花样另外开辟了多项财源 捞取了760亿公债、178亿国防基金 甚至还有近120亿卢布的彩票
俄国人负担沉重 干的活也多 战时 工厂负责人有权要求工人每天义务加班1 3个小时 对不满16岁的小孩略微“仁慈”一点 规定加班上限为2小时 不过参加这种名义上的“义务加班” 可以获得一倍半的工资 可是职工的休假也几乎被完全取消 只有肺结核患者和妇女例外 前者既不用加班也不用上夜班;妇女在怀孕和产后可以获得一段休假时间 最初 为了弥补被剥夺的休假 还向工人发放一些补偿费 到了1942年 不再发放这笔钱 而以所谓“特别存款”的形式加以冻结
拿得少负担重而且干得多 要让人民能够熬下去 就必须保证大家至少能够填饱肚子 由于局部饥荒在后方的蔓延 而西方供给的食品数量也有限 俄国人对农业状况好转的迫切需求 丝毫不亚于对工矿业 但农村既得不到拖拉机和燃料 劳动力又被拉去参军 牲畜也被征用 几乎无法提高产量
沒有石油 沒有粮食 人口锐减 将士思家 而大部分将士魂牵梦萦的家在敌占区 而且听说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仗怎么打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