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节 苏联崩溃的前兆
散了集体农庄 而我们的政委们说德国人杀死了农民 抢走了最后一头牛 而分给土地的是从德国迁移來的德国农民 每当对面的大喇叭响起來时 我方的大炮就发言了 目的是掩盖他们的广播
到了1942年8月底 苏联实际控制区只剩下八千万人口了 与李德在德占区实行的怀柔政策相反 苏联的军事经济形势非常紧张 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下 苏联不断增加各种税率 生存环境日益严酷 为了得到一个鸡蛋 一个十岁的小姑娘独自在荒野走了二十公里 十二岁的半大孩子也进入了工厂 弹簧压到底必然失去弹性
让苏军的士气受到最大打击的就是苏联与胜利渐行渐远 战争的目的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获得胜利 达成政治目的 而到了1942年初秋 好多苏军官兵都明白 这四条一条都占不住:斯大林讲话声称开战來苏联已歼灭了800万德军 但前线官兵最清楚一场战役下來 敌人并沒有消灭多少 自己却损兵折将不少 他们打的是伟大的卫国战争 但国越卫越少、不少同胞公然去帮助敌人不说 据说他们所卫的这个国是世界上最专制的 不保卫也罢
事实上 进入夏季后 苏军每月的损失达到百万 如此严重的伤亡 俄国人靠什么弥补呢
战争爆发的1941年 苏联用于对德作战的兵力有550万 其后俄国人大规模扩充部队 兵力急剧上升 一年之内就增加了900多万 达到1450万人
同一时期 德军及其盟军则有400多万兵力包括320多万德国野战陆军;1942年轴心国部署在东线的兵力也增加了300万 但都是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盟军和以苏军俘虏为主的东方部队 作为其核心支柱的德国野战陆军只增加了80万 扣除一年來德军的损失 正好收支相抵
但是苏军在1942年8月底 战场上只有500万人与敌人相对 为什么呢 因为一年來他们损失了850万人 其中650万人走进了德军战俘营(包括1941年底以前被俘的380万人) 这当中100万人在1941年冬季死于战俘营 约350万人参加了俄罗斯解放军和其他辅助部队
面对损失10倍于德国、且丢失了大量人口的苏联來说 要维持这样庞大的兵力规模并不容易 只能竭泽而渔 红军基层战斗单位的实力还是很弱小 不仅充斥着大量中老年人 人员和装备也少得可怜 很多红军步兵营缩编到只有2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连 而步兵连人数少则只有30多人 多则也不过70多人 最差的情况下只装备2挺机枪 相比之下 德军步兵连通常有100人左右和十几挺机枪
元首很清楚苏联的弱点 根据丽达掌握的情况 苏军一个排的人员构成是总计21人 包括9个俄罗斯人;5个白俄罗斯人;2个乌兹别克人;1个楚瓦什人;1个哈萨克人 其余3个是其他民族 换言之 俄罗斯人仅占全排的43%
年龄构成:7个人在20岁左右 9个超过35岁 5人竟然在16岁以下 也就是说 中老年士兵的比重差不多占一半 而在德军中 年纪这么大的士兵大都是配给后勤部队 战斗部队的大部分还是青壮年
当然 斯大林必须要打到底 因为苏联战败就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