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01节 英苏瓜分伊朗
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同盟    礼萨?汗清楚    伊朗还不具备与英苏对抗的实力    在大国的纷争中游走    力求避免灾祸    才是唯一可取之道

    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与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    伊朗宣布严守中立    仍与上一次一样    伊朗最终未能置身事外

    1941年    德军把触角伸向中东    在北非大败英军的同时    在伊拉克扶植了亲德政权    英军迅速作出反应    5月30日    英军在巴士拉登陆    几天后即占领了巴格达    摧毁了亲德政权    与此同时    另一部英军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和黎巴嫩    伊朗周围已是危机四伏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大敌当前    苏联和英国这两个曾不共戴天的国家终于携手抗敌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    英国须向苏联提供战场急需的军火物资    其中一条拟议中的通道    便是纵贯伊朗的铁路    而这条铁路线上    正活跃着很多德国人

    1941年7月18日和8月16日    英苏两次照会伊朗政府    表示在伊朗工作的德国人严重危害了两国的安全利益    要求伊朗驱逐这些德国人    伊朗以这样做会影响伊朗国内经济发展和中立地位为由    复照拒绝    礼萨?汗在关键的时刻沒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与希特勒藕断丝连    世仇们就要对他下手了

    1941年8月25日凌晨    英苏军队从南北两个防线入侵伊朗    苏军五千人兵分三路    迅速攻占马库、霍伊、拉什特、戈尔甘等地    英军分两路一路偷渡过伊朗与伊拉克的界河        夏台阿拉伯河    直取阿巴丹    另一路从伊拉克的哈纳根出发    逼近克尔曼沙赫

    与此同时    英国海军和空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猛袭伊朗舰队和阿瓦士机场    意大利辛辛苦苦建立的伊朗舰队基本被摧毁    伊朗飞机大多尚未升空就被炸毁    全部德式装备的伊朗军队虽顽强抵抗    但无法阻止英苏军队前进的脚步

    8月31日    英苏军队在加兹温会师    9月10日    英苏向伊朗发出最后通牒    要求伊朗必须在四十八小时之内交出德国侨民    关闭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使馆

    即使到了这种时候    礼萨?汗仍拒绝交出德国侨民    如果礼萨?汗是一介平民    他的义举无疑可以拯救很多朋友    但不幸的是他是一国元首    如此作为只能断送他的国家    9月16日    英、苏军队逼近德黑兰    伊朗危在旦夕    万般无奈之下    礼萨?汗宣布逊位    传位于其子    21岁的礼萨?巴列维    自己揣了一块伊朗泥土    黯然登船    走上了流亡之路    后在南非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1942年1月29日    伊朗与英国、苏联签署同盟条约    伊朗交出了全部交通设施和电报电话    军队也把对外防御的任务交给了盟军    苏联军队控制了伊朗的北部    英国军队控制了伊朗的南部    伊朗再一次丧失了大部分国家主权    遭到了事实上的瓜分

    此后    英国、美国通过伊朗北部    为苏联运去了三百万吨战略物资

    风水轮流转    今年到我家    现如今    隆美尔的德军已经陈兵伊朗边境    随时可以为伊朗复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奋斗之第三帝国简介 >奋斗之第三帝国目录 > 第01节 英苏瓜分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