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节 英苏瓜分伊朗
“我要为伊朗报仇雪恨 我下命令给天下无敌的德国军队 把英国佬和俄国人一脚踢出伊朗 然后我要向外高加索进攻 向哈萨克斯坦进攻 向印度进攻 我的印度军团正摩拳擦掌呢 ”
大家瞠目结舌 他在心急之下 把帝国的军事行动和盘托出 元首之所以对越过两伊边境气得急火攻心 是因为一年前英国和苏联联手 推翻了亲德的政府 把伊朗变成了苏联的军火库……
←←←←←←←←
伊朗的面积超过法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和卢森堡国土面积的总和 几千年來 她一直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枢纽 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道 到伊朗去的人 都品尝过它香甜多汁的水果 苹果、桃、杏、李子、葡萄、甜樱桃和石榴 以及柠檬、柑橘、枣和橄榄
在伊朗的地下 埋藏着另一种“黑色黄金” 石油 这个国家蕴藏着近200亿吨的石油 宛如一艘漂在油海上的大船 让这个国家的身价百倍
因伊朗是亚洲的雅利安人国家 两次世界大战中 它都与德国站在一起 但两次都因站错队而遭不幸:第一次大战后 卡扎尔王朝被英国给废了;第二次大战初 伊朗又因为支持德国 遭到英国和苏联的联合入侵 付出惨重代价
在伊朗近代史上 伊朗屡遭英俄侵略 只有德国一直在帮伊朗 被英国扶上台的礼萨汗未吸取亲德教训 再次与德国热乎起來
一个人搭错了车 不算多大的事 下得车來 说声拜拜 重新找一辆就是了 赶巧的 说不定不下车了 就此展开了一趟新的旅程 乃至新的人生 可是 一旦一个国家搭错了车 就要遭到国破家亡的下场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伊朗宣布严守中立 而英俄两国和奥斯曼帝国很快便在伊朗土地上大打出手 看着在本国领土上肆虐着的仇敌 伊朗人民怒火中烧 1915年3月 经过德国领事瓦斯穆斯的努力争取 在亲德的瑞典教官指挥下 法尔斯省的伊朗宪兵队向英军开火 占领了英国领事馆
在大战后期 德军节节败退 在伊朗的亲德势力虽然在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支援下尽力挣扎 但毕竟不是力量强大的英俄军队的对手 1917年3月 在英俄军队进逼之下 临时政府迁往伊斯坦布尔 4月2日 英俄军队在克尔曼沙赫会师 伊朗第一次联络德国对抗英俄的尝试惨淡结束
1930年代 希特勒执掌德国 宣称德伊两国人民同属雅利安民族 要团结起來 共同对抗英俄 德伊两国关系因而更加密切 德国派出近5000工程技术人员赴伊朗工作;伊朗的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德国人的身影 德黑兰大学等重要学府也交给德国人管理 数以千计的伊朗学生去德国留学 双方贸易也迅速增长 德国很快成为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 贸易额占到伊朗对外贸易的近一半
在越來越热乎的氛围中 两国越走越近 德国向伊朗军队提供了全部武器装备 伊朗军队全副德式装备;并由意大利帮助伊朗建立了海军 面对辛勤工作的盟邦朋友和蒸蒸日上的国运 礼萨?汗对希特勒真有些感激不尽了 但他始终沒有走出希特勒希望的最后一步: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