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十四回 三监叛乱武庚反周
大的周军反击武庚。

    可惜,管叔鲜、蔡叔度、武庚无法冲出五十万周军的四面包围,大战三月之后,不敌,向北撤退,退到井伯之地,在此,殷军和周军作最后决战,双方交战不到三天,武庚的反周联军最终失败,武庚被周军小臣单当场射杀。

    管叔鲜,蔡叔度,被俘,等待落。

    周公旦下令就地斩杀管叔鲜,以绝后患。他为何如此着急处置管叔鲜?因为他是老三,在姬旦之前一位,若按照兄终弟及的礼制,先要排到叔鲜,然后才轮到他老四姬旦,如果叔鲜死了,他就是老大了,无人争权,所以周公旦当机立断,下令斩叔鲜。

    难道他忘了太王太后说的话,他们都是她的孩子。

    正因为如此,姬旦才刻不容缓,如果太王太后意旨赶来,或带回镐京,就杀不了叔鲜了。

    管叔鲜被杀,传遍天下,周公旦的狠毒之名和威慑力响遍苍穹。兄弟都敢杀,还有什么不敢的。一个兄弟都能杀,此人还乘下什么!

    蔡叔度,排行老五,对周公旦的后代有威慑,那也就落流放禁锢吧,车十辆,从人七十人,流放汾水北霍山。姬旦下命令。

    霍叔处,不知下落,下落不明。那就贬为庶民吧,取消南霍山的霍国封地,另立霍国君主。

    成王四年,三月,即公元前1o4o年,武庚之乱,灭三监,杀武庚,杀管叔鲜,流放蔡叔度,废贬叔处,自此打了三年的三监与武庚之乱平定。八月,鲁国君伯禽制止徐国进一步反周。

    周公旦决定将殷国取缔,从新瓜分殷国领土和殷民,尽管他已经全面控制殷国造反民众,但是分封之事,还得上报成王,避免再落下夺权口舌.

    平定三监之乱之后,周公旦犒劳三军,论功行赏,第一个要奖赏的是小臣单,他的功劳不可低估,是他射杀了武庚,周公旦亲自赐十朋贝作为奖赏小臣单用来铸造青铜觯,来铭功。

    小臣单铸觯(zhi),铭文说:“王后厥克商,在成师,周公锡小臣单贝十朋,用作宝尊彝。”意思是说,周国称王之后,再次讨伐殷商,他在成师宫,周公赏赐他的功勋。这个小臣单要达了。小臣单本身也是贵族,他是单公的宗人族亲。

    周公旦第二个要亲自奖赏召公手下主管粮草的大将阨(e),周公也是奖赏阨(何)将军十朋贝,用来制作青铜尊,并赐三族殷民与他统管,建立食邑阨地。阨将军在青铜尊中铭文刻道:“唯八月,公夷殷年,公益阨贝十朋,乃令阨嗣三族,皀(bi)阨室,用兹裁製,公休用作且乙尊彝。”

    这段铭文的意思是说,在周公旦平定殷人暴乱这一年的八月,周公赐给他十朋贝,并命令阨率领三族人员,在洛邑制造粮食食材仓库,为了宣扬周公的美德,阨将军制作先祖乙的尊彝青铜器。皀,就是粮食颗粒入仓之意,裁製,制造粮仓,阨将军就是主管粮食的粮草官,他的父亲,原是周国庾司司正,庾,主管粮仓的官。

    由此两段青铜铭文可见,周公旦当时没有称摄政王,而是称周公。摄政王都是后人的臆造和吹捧。

    这一战对周成王相当有利,最起码周公旦知道天下周人的心,服成王,不服你周公旦,成王是正统,你周公旦虽然还是私下的摄政,但是要收敛一点了,注意一点了。

    武庚叛乱事件,夬(guai)方国君铸鼎铭文,夬方鼎铭文:“王来正(征)井方。

    而乙亥父丁鼎中也同样记载“唯王正井方。”这里的“唯王正井方”中的王,指的是周成王,而不是所说的“摄政王”周公旦,周公旦用的是成王名号出征,下面诸侯国,也只承认周王,周公旦也从没有王的称号。这里的夬方,此时也没有归顺周王朝,因为周王朝的管辖诸侯国不称方,而称国,只有大商王朝时期的方国诸侯才称某某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七十四回 三监叛乱武庚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