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三监叛乱武庚反周
败了,他们会顺势攻打我们,姬旦不败,他们不会。如果姬旦胜,我们立即出兵剿灭淮河之东的叛乱小邦,扩大陈境。”
“姬旦败了,那大周不是就没了?”陈国公陈满说。
“不会,姬旦败了,还有少保姬奭,管叔鲜胜利,不是要联合听政?”元姬说。
“那还不是一样,还是摄政,摄政的人更多了。”陈国公陈满感叹道。
“那不一样,议政明主,最起码无人敢篡位,对弟弟成王有利。”元姬说。
“既然如此,那就等等再出兵吧,先结集三军。”陈满按照元姬的意思,先等等看看形势展再说,这对年轻的国君和君后,踌躇再三之后下了决定。
话说武庚与周军大战,半年过去了,还是于原地不动,相战洛邑之地,武庚说:“在那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当年帝辛就败在孟津会盟之上,如果能积极的阻止他们会盟,镇压会盟者,也不至于牧野之战大败。虽是乌鸦集会,也不可不防,最终鸠占鹊巢,更可恶的是微子,在关键时刻投降归周,让殷军无心相战,卸甲奔逃。”这次武庚就不让微子参与,微子也没有积极参与,也不会反周。微子是什么人,天下人都知道。
东方诸侯十余个反周,对武庚来说,形势一片大好,尤其是徐国和奄王以及簿姑三国,打得猛烈,徐国快要拿下周境东部千里之地,看上去厉害无比。
周公旦非常着急,可又没有办法,只好慢慢的打吧,本想战决,可没想到武庚的战斗力这么强大,十七国反周,加三监之国,总共二十多个诸侯国,让你一年灭一个,你就要二十年,周公旦不想战线拉得太长,决定改变战略,再一次号召周王室各地诸侯,全部参战,如不参战,待战后,你就有可能被取消侯爵的位置,最起码将降级。
周王室的先封诸侯开始坐不住了,于是纷纷出兵开战,与殷军和反周诸侯进行拼杀,这个命令很有效,在短短的三个月内,立即控制反周大军的扩大趋势。武庚,奄王,徐行,簿姑等受阻。
第二年,以徐军打得尤为突出,势不可挡,又有再扩版图的势头,陈国公亲自请缨,抵御徐军继续西下,周公旦感动不已,没想到长公主如此大义,没有听信谣言,废成王自代庙宇,周公旦应诺,徐夷他们就不要管了,只要你能拿下陈国周边的淮夷小国的叛变即可,所灭小国之领土归陈国所有,以此表示奖赏示好。
陈国公陈满得令后,大举成王旗号,开始反击反周淮夷,对淮河之东的反周小国给予猛烈的还击,一个月拿下一个城邑,一年后,拿下周边十余邑,十余个城邑全部归陈,陈国开始便成强国,成为周初十强国之一。
陈国得势,战功卓著,周公旦很受启,于是私下里传令周王室的亲密诸侯,承诺表示,“以陈为例,谁拿下自己周边反周叛国,领地就归谁有。”这一招很管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东部周王室诸侯,纷纷扬扬开始大举攻伐自己周边的反周叛国,以及亲殷的小国,这一下,武庚复国的气势受挫,徐、奄、簿姑、郯、厹犹等东部诸国反而被困,一下子败下阵来,停止不前。
再说周公旦之长子,伯禽,也得令率鲁军与徐军进行奋战,还做了《肸xi誓》,以壮军威和记载此战役,这也是鲁公伯禽代父立国第一次战役,怎好不搞个《肸誓》来以正视听。
武庚还在拼命的与姬旦在相抗,眼看失势,此时管侯鲜也顾不上什么名分了,亲自与武庚站在一起,他知道,武庚失败的后果,自己无脸面对周人,更是死路一条。于是管侯鲜,号令蔡侯叔度,霍侯叔处,增兵一处,与武庚二次彻底联手,联合抗战周军,做最后的赌博。
此时最为英勇的是周公旦的弟弟康叔,他的食邑领地就在殷国的边上的浚邑,早已被武庚占领,现在得到周公旦的承诺,拼了老命的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