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佩琦作了“惊人”发言
员搞“五子登科”,人民就反对他们。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老百姓对共产党的意见很多了。共产党若不自觉,也是很危险的。
葛佩琦接着又说起令人费解的话,表明他似乎过去做过“地下工作”:
过去在学校做地下工作时,是联系进步,争取中立等一套方式,而今天是用党员来领导,所以看党员的成绩就看汇报多少,汇报的多,就是好党员。党员起了监督群众的便衣警察的作用。这事不能怪党员,因为党组织叫他们作情报,所以责任在党组织,因为是组织给的任务。
在说了这些话之后,葛佩琦变得颇为激动,终于达到了“最高峰”:
共产党对我三心二意,我对你也三心二意。中国是六亿人民的中国,包括反革命在内,不是共产党的中国。党员有主人翁的态度这是好的,但是,你们认为“朕即国家”是不容许的。你们不应因自己是主人翁而排斥别人,不能只有党员是可靠的,而别人都是可疑的,特别是对爱发牢骚的党外人士,共产党可以看看,不要自高自大,不要不相信我们知识分子。搞的好,可以;不好,群众可以打倒你们,杀共产党人。推翻你们,这不能说不爱国,因为共产党人不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亡了,中国不会亡。因为,不要共产党领导,人家也不会卖国。
他的这些话,显然出格了,可以说是反共言论。正因为这样,《人民日报》对他的这些话,加以转载。当然,转载的目的是为了“全国共讨之”。
接着,《人民日报》又在六月八日,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汪金丁等发言要跟葛佩琦划清界限》,报导中国人民大学六月五日、七日的党外教师座谈会。会上,汪金丁等对葛佩琦进行了批判,但是葛佩琦“继续发表反共言论”。
《人民日报》第二次报导了葛佩琦在六月五日党外座谈会上的“反共言论”:
葛佩琦说,至今群众对鸣放还有顾虑,具体反映了群众对共产党的话不敢信任,共产党对这一点应特别重视。因为,“民无信不立”我还要重述一遍,群众是要推翻共产党,杀共产党人,若你们再不改,不争口气,腐化下去,那必走这条道路,总有那么一天。这也是合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只空喊万岁也是没有用的。
他说,群众为什么不敢信任共产党呢?因为群众在八年中体会到共产党善变,如去年中央指示照顾知识分子,校部派公务员送饭送水,今年实行精简节约,又取消了公务员。党组织对人,认为有用时,把杀过朋友、杀过同志、杀过党内人的人都当作宝贝;不用时,把对流过血和汗的人关在大门之外,冷若冰霜。有些党员六亲不认,连儿子同爸爸都不接近,儿子入党给妈妈来信称同志。这些事例说明,群众不信任共产党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他又说,一九四九年群众对共产党不会有这么多意见。三害不铲除,狂澜既倒,挽狂澜既倒的可能是除三害,另一个可能被狂澜冲走,葬身鱼腹。
葛佩琦的这些话,空前激烈,空前尖锐。通过《人民日报》的转载,顿时传遍了全中国。连台湾报纸都醒目报导葛佩琦的这些言论。葛佩琦就是这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讲师,一下子“名震全国”的。
葛佩琦理所当然地遭到全国性的批判。
一九五七年七月三日上海《文汇报》在关于中国人民大学批判葛佩琦的报导中,写及葛佩琦在批判会上的态度:
“葛佩琦仍然坚持说,他是向党进忠言,出于好心,并且强调他的发言,一部分是别人领会错了;一部分形容过火;一部分感情冲动脱口而出。”
应当说,葛佩琦的这些话,是实事求是的。笔者在二十多年后采访葛佩琦,他也是这么说的。
也就在这篇报导中,按照“挖老根”的“惯例”,揭露了葛佩琦的“丑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