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8页
    七十八

    第三十四章

    各个车间反映最近生活难做。这个车间骂那个车间,那个车间又怪这个车间。平常很亲热很和蔼的工人兄弟姐妹,过去见了面有说有笑,高兴起来还打打闹闹;现在大家都有异样的感觉,互相不满意,见了对方来了,甚至低下头去,有意不理睬。工人兄弟姐妹给一堵看不见的,但感觉到的高墙把每个车间给隔绝开了。大家不知道这堵高墙是陶阿毛砌起来的。它妨碍着车间之间的友好和亲密的团结。

    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余静,听了各车间汇报以后,感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必须亲自动手处理。她放下手里别的工作,和工会副主席赵得宝一块儿到各个车间看看。

    她从打包间走过去,一进了筒摇间,马上给工人们像火一样的热情包围住了。这个给她讲话,那个向她招手,送筒管的女工,走过她身边,摸摸她的列宁装的下摆,亲切地说:

    “余静同志,好啊。”她回过头来看见赵得宝,接着说,“老赵,你也来了啊。”

    “这两天生活难做,你们累了啊。”

    送筒管的女工点点头。谭招弟接上去说:

    “可不是,这样的细纱,真是天晓得!”

    “怎样?”余静注视着摇纱车上的细纱。

    “毛头毛脚纱多的要命。”

    “断头多,是吧?”

    细纱仿佛要证实谭招弟的话给党支部书记余静看,格喧一声,车停了。

    谭招弟指着车子对余静说:

    “你看,这是啥纱,细纱间的人哪能弄的啊,纺出这样的纱。”

    “招弟,这里面当然有毛病,啥原因,要仔细调查调查。毛主席讲的对,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余静慢慢地劝她。

    “调查调查,要查到啥辰光?”

    “总要查出来的,一查出来,问题就清楚了。不能一口咬定怪细纱间。”

    谭招弟不解地问她:

    “那怪谁呢?”

    赵得宝插上来说:

    “我今天和余静同忐就是来找这个原因,怪谁?现在还难说。”

    谭招弟一边接头,一边嘀咕着:

    “不怪细纱间怪谁,这样的细纱,格林不是过重就是过轻,一会七十六牙,一会七十八牙。”

    徐小妹附和着谭招弟的意见:

    “毛病一定出在细纱间。”

    “谁也别先下结论,”余静的话虽然是对徐小妹讲的,但是她的眼光却对着谭招弟,“调查研究以后再说吧。”

    谭招弟浑身热辣辣的。她没再吭声,望着她和赵得宝的背影,慢慢消逝在细纱间。她心中说:用不着调查研究,问题明明出在细纱间!

    在宽大的细纱间里,巨大机器轰轰的响着,压倒弄堂里女工谈话的声音。花衣在空中飞扬着,就像是冬天落大雪一样,轻轻地落在车面上,落在工人的身上,落在余静和赵得宝的头上和眉毛上。人们身上披着一片片的雪花。余静和赵得宝走进的仿佛不是细纱间,而是轧花间。

    张小玲站在车面前,右手非常迅速地接头,一边用绒棍做着清洁工作。把钢板上的棉花揩掉。

    余静走到她面前,笑嘻嘻地问:

    “怎么样?郝建秀工作者。”

    赵得宝用着羡慕的眼光注视张小玲白色油衣裳上面的六个红字:郝建秀工作者。

    “生活还是不好做,”张小玲说,“支部书记,你们上了常日班怎么又上夜班哪?这么晚了,还不回去休息。”

    “你们生活难做,我们哪能安心休息。这几天生活,夜班比日班难做,缺勤率又高,汤阿英累得早产了。今天特地约好赵得宝同志,一道下车间摸情况。”

    管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上海的早晨简介 >上海的早晨目录 > 第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