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当机立断白崇禧直捣长沙 效法关公廖燕农率部投降
不妙!”
原来,这是昨天抵达岳州的第四路军总指挥程潜半夜里给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发来的急电,告知第四路军的叶开鑫第四十四军,于今夜突然叛变,由岳州、汨罗江间的黄沙街车站袭击第六军的侧背,第六军猝不及防,损失重大,敌刘兴军亦发起反攻,第六军立足不住,已经连夜后撤,总指挥程潜已乘铁甲车退回武昌。程电请白军速退蒲圻,徐图挽救。夏威忙道:“需立即派人将已出发的第七军和第十九军追回,否则孤军深入,后果不堪设想!”
“正面程军失利,正在溃退,我军需回师确保武汉。”胡宗铎也说道。
白崇禧将一本线装书合上,转过身来对夏威、胡宗铎二人道:“孙子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他扬起头,象一位权威的军事教官,谆谆教导学生似地说道:“为将者必须兼顾到利害两方面之条件,在不利情况下要同时看到有利条件,才能提高战胜之信心;在顺利情况下,要同时看到危害之可能,才能解除可能发生之祸患。”
夏、胡二人虽与白崇禧年龄相仿,又同是保定军校第三期的毕业生,但是他们二人在白的面前,一向自居关、张地位,而把白尊之为孔明。今程潜在武长铁路上突然溃败,此确是西征军的重大挫折,如不回师退保武汉,断无良策以解后顾之忧。现听白崇禧从容论战,又见他毫不惊慌,他们不知这位“孔明”到底作何打算,因此一时不知如何插话。白崇禧似乎仍在上课一般,侃侃而谈道:“洪武元年,明太祖令大将徐达攻占大都之后,令都督孙兴祖留守之,改大都为北平,而令徐达与常遇春攻略山西。北逃的元顺帝不甘心失败,乃令大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北上,出雁门关,入居庸关反攻北平。徐达闻之,对诸将道:‘扩廓远出,太原必虚。北平有孙都督在,足以御之。今乘敌不备,直捣太原,使进不得战,退无所守,所谓批亢捣虚者也。彼若西还自救,此成擒耳。’今程颂云之第四路军在武长路上败退,敌以为我第三路军回师蒲圻救援,必倾全力衔尾追击程军,欲乘程军新败,我军匆忙回师之际,一举将西征军击败,直捣武汉。我若回师,则失主动权矣!”
“对对对!”胡宗铎那脑子也颇为灵活,他马上领会了白崇禧的意图,说道:“我第七军和第十九军不顾一切,奋力击破平、浏之敌。迅速向长沙推进。长沙如克,武长路上之敌军自然不战而溃,此即古人‘围魏救赵’之战略也。”
“不可,不可!”夏威的头脑虽比不得胡宗铎的灵,但却处事稳重,一向不敢冒险,他连连摇头说道:“若我军攻长沙失利,武长路上的敌军势必乘虚直取武汉,程军新败之余,无力抵挡,如此则魏赵俱失,前途不堪设想的了!”
白崇禧笑道:“苍煦兄之言虽然有理,却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他扳着手指头,继续说道:“敌军统帅唐生智已通电下野,唐军在湖北屡被我军挫败,虽有五军之众,但军心涣散,且对我军敢于孤军突袭长沙的战法估计不足,敌之主力必沿武长路推进,平、浏一线必薄弱,以我第七、第十九两军勇锐之师,足可直下长沙,打他个措手不及。”
白崇禧又扳动一个手指,说道:“从全国局势来看,老蒋回来复职,必控制中枢,巩固沪宁浙地盘,我们若不迅速打下湖南,控制两湖,使两广两湖联成一片,我军主力便将局处湖北一省,有被老蒋分割各个击破的危险。”
夏、胡二人见白崇禧说得如此深刻,便不再持异议,白崇禧拍了拍他们二位的肩膀,站起来说道:“那两个小时的好觉,我们还是留到长沙再睡吧,现在必须出发,我们三人亲赴前线督战,务必在天亮前将部队突过汨罗江,不惜任何代价,将李品仙的平、浏防线撕破!”
白崇禧随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