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权衡利弊何应钦通电拥蒋 坐镇南京李宗仁防不胜防
忙碌,但事情做得颇为顺手。元老们见他年轻有为,不到四十岁年纪,应付军国大事颇能自如,对他倒也格外看重。却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倏忽间,便送走了那个多事之秋的民国十六年。民国十七年元旦到来了,南京各党政机关团体,纷纷集会,发起纪念孙中山先生十七年前推翻清帝、建立民国的各种活动。李宗仁比平时更为忙碌,不断应邀到各处去演讲报告他坚持孙总理之三民主义,实行两广合作,推动北伐,将革命事业推进到长江流域的经过。因李宗仁北伐以来,功勋卓著,特别是在保卫南京的龙潭血战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各方对他印象不错,因此,他的演讲也颇受人们欢迎。
这天上午,李宗仁应邀正要到某机关去演讲,忽接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打来的电话:“德邻兄,听说蒋介石今天上午将乘车抵达南京,你听说了吗?”
“啊?”李宗仁倏地一惊,但随即一想,这恐怕是些别有用心之人散布的谣言,或者是老蒋故意叫人放出的空气。
记得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南京各界举行庆祝讨唐胜利大会,游行群众到复成桥地段时,游行队伍中忽有人与维持秩序人员发生冲突,接着双方开枪射击,以致死伤多人,世称“一一·二二复成桥惨案。”经调查,始知这一惨案是由蒋、汪合谋,由南京市党部的谷正纲和中央党务学校的康泽亲自策划和指挥的,其目的在打倒中央特委会,为蒋介石返京复职铺平道路。“一一·二二”事件发生后,南京一片混乱,汪精卫正在上海看热闹,蒋介石则已准备好军装,宋美龄也已梳妆打扮一番,准备陪蒋进京复职。谁知此时李宗仁由武汉赶回南京坐镇,迅速平息了混乱,汪精卫只得沮丧地把脑袋缩回来,宋美龄也只好把衣装收起,蒋介石进京复辟的计划又一次受挫。因此,李宗仁估计,谭延闿所说很可能又是蒋介石指使人在南京制造新的混乱所致。
“谭主席,谣传绝不可信,这必是奸人妄图扰乱政府的活动,一旦察明,我即予狠狠打击!”李宗仁毫不含糊地说道。
“德邻兄,据我得到确实消息,首都戒严司令贺耀祖已于今日拂晓率第四十军第二师由陇海线上的许家集回到南京。车站码头已实行戒严,并已占领狮子山、雨花台等战略要地……”谭延闿忧心忡忡地说道。
“啊!”李宗仁这才感到问题严重。他放下电话后,当即给贺耀祖打电话:“贺司令,你由前线带部队回京,奉谁的命令行事?”
李宗仁厉声质问道。
“德公不是曾发表过声明,说四中全会必须到首都召开吗?我是带部队回京维持秩序,以便给四中全会的召开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贺耀祖有恃无恐地答道。
李宗仁仿佛听到头上炸响了一个晴天霹雳,他实在没想到与蒋介石毫无渊源的贺耀祖会投蒋反对特委会,并利用其南京戒严司令的职权,突然由前线回师,控制南京,迎蒋入京复职。他抑制着满腔怒火,问道:“是你打电报请蒋介石回来的吗?”
“是的,蒋总司令于今日上午将乘沪宁专车到达,唔,再过半小时就到啦,请德公与各位元老到车站迎接,我将保证各位的安全!”贺耀祖说完便很有礼貌地放下了电话。
李宗仁霎时间象跌进了深渊黑谷,卷入旋流恶浪,他感到身体失去重心,在下沉,下沉,在旋转中下坠,眼前一片漆黑。好久好久,才定下神来,他抬眼看到的,竟是那一盆被何应钦称为“‘望梅止渴’的花”的果梅,他感到嘴中沁出一片酸溜溜的味道来。他奔过去,抱起那盆果梅,狠狠地往地下砸去,“嘭”地一声,那泥褐色古色古香的花盆,立刻破碎,梅枝残断,刚绽的花蕾裁倒在地上,象在抱怨主人的残暴无情,哀叹自己的身世不幸。李宗仁气味琳地掏出一支香烟,尚未点燃,便一把拧碎扔在地上,接着掏出一支烟,照样拧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