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四回 孤注一掷吴大帅督师贺胜桥 铁军喋血独立团威震武昌城
    贺胜桥屹立在粤汉铁路上,这是由湖南进入湖北的第二个要隘,桥的西南有黄塘湖,东北有梁子湖,形成两道天然屏障,桥以南十华里的范围之内,丘陵起伏,茶树丛生,野草障目,四周河流纵横,此时正是盛夏季节,河水暴涨,湖水四溢,贺胜桥一带,尽成泽国。也许,上天在缔造武汉三镇的地理环境时,便已预知这是个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特意在它们的北面,矗立一座鸡公山,山下险峻的地势恰好建造一座武胜关,以拒冀豫南下之敌;同时又在它们的南面,拱起两道险要的隘口,让后人在此依势筑桥,以阻湘粤北上之兵。那两个要隘上的桥,便是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和贺胜桥。那汀泗桥素称天险,地势地形与贺胜桥颇相似。它是湖北南部第一个军事要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粤汉铁路由西南往东北,经汀泗桥,再过贺胜桥方抵武汉。六年前,湖南督军赵恒惕率湘军精锐数万,由岳州攻入鄂境,欲取武汉。吴佩孚率鄂军镇守汀泗桥,赵恒锡连攻多日不下,最后损兵折将被迫败回湖南。民国以来,军阀混战,尔攻我夺,战争频仍,然湘粤之兵,始终无法越过这两道要隘而入据武汉,因此这汀泗桥与贺胜桥更是遐迩闻名,莫不使南军生畏。

    却说北伐军根据长沙会议制订的战略,在湖南广大民众和中国共产党的有力支持之下,一举突破敌之汨罗江防线,第四、七、八军相继攻入湖北。第四军于八月二十二日占领通城。吴佩孚闻报,立即调兵遣将,坚守汀泗桥,以阻北伐军进入武汉。八月二十七日凌晨,第四军向敌军以重兵把守的汀泗桥发起进攻,叶挺独立团与第十师和十二师各团同时出击,勇猛冲杀,上午九时,便攻占天脸汀泗桥。叶挺独立团对夺路向咸宁溃退之敌猛追不放,乘敌立足未稳,又一举攻占咸宁城。北伐军之兵锋直逼武汉南部的第二个天险贺胜桥。

    八月三十日早晨,天刚放亮,贺胜桥一带已为硝烟所笼罩,各种口径大炮的连续轰鸣,轻重机关枪的疯狂扫射,巨浪咆哮似的喊杀声,使大地颤震。浓烟染着隐隐的殷色,晨风带着阵阵的血腥,贺胜桥一带十里之内,正经历着一场特殊的大地震,大海啸,大飓风……一列气势逼人的装甲列车,从武昌方向呼啸而来,距离贺胜桥北边一百米左右的地方戛然而停。身着大元帅礼服的吴佩孚,从车厢里走出来。秀才出身的吴佩孚,虽然早在一八九八年便到天津投武卫前军当兵,二十多年来,他在北洋军阀部队由参谋而管带、标统、旅长、师长、巡阅使、总司令。但他当到巡阅使之职后,却很少再穿戎装,经常是长袍马褂,再加唇上两撇咄咄逼人的八字须,使他更添威严和倨傲之态。前年九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吴佩孚任直军总司令,率军与奉系张作霖在山海关大战。战幕揭开后,直军主力将领冯玉祥突然在北京发动政变,致使直军全线崩溃,吴佩孚立足不住,窜到湖北,后在闽浙巡阅使孙传芳和湖北督军萧耀南等人支持下,在武汉组成十四省讨贼联军,自任总司令,他先是讨奉,后又与张作霖联合,改“讨贼军”为“讨赤军”,与奉军在南口夹击冯玉祥的国民军,将国民军击败。吴佩孚正在北京与张作霖分赃的时候,闻报两广北伐军已攻入湖南,他立命李济臣为湘鄂边防督办,随带董国政等部入鄂,进行防御。不久,又得湘鄂紧急之报,知北伐军已席卷湘境,将次入鄂,他即率直军主力刘玉春等部由长辛店连夜南下,抵武汉后设司令部于汉口之查家墩,即令由湘退入鄂境的宋大霖、董国政收集溃退到汀泗桥的残部万余人,以宋大霖任指挥,据险死守,并令武汉的二十五师师长陈嘉谟率所部万余人前去增援。吴佩孚欲恃险坚守,以便一面调北方精锐来援,对北伐军进行全面反攻,一面等待孙传芳完成军事布置,由江西分袭平江、长沙,以断北伐军的后路,然后将其聚歼于湘鄂边境。不料,天险汀泗桥竟被北伐军一举突破,吴军死伤和被俘的共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桂系演义简介 >桂系演义目录 > 第三十四回 孤注一掷吴大帅督师贺胜桥 铁军喋血独立团威震武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