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张公山。无锡。望。南五里有泰伯渎,东连蠡湖,亦元和八年孟简所开。
苏州吴郡,雄。土贡: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布,白角簟,草席、奚,大小香秔、柑、橘、藕、鲻皮、魬、昔、鸭胞、肚鱼、鱼子、白石脂、蛇粟。户七万六千四百二十一,口六十三万二千六百五十。县七:有长洲军,乾元二年置,大历十二年废。吴,望。有包山,有铜。长洲,望。万岁通天元年析吴置。嘉兴,望。武德七年置,八年省入吴,贞观八年复置。有盐官。昆山,望。常熟,紧。海盐,紧。贞观元年省,景云二年复置。有古泾三百,长庆中令李谔开,以御水旱;又西北六十里有汉塘,大和七年开;有故县山。华亭。上。天宝十载析嘉兴置。
湖州吴兴郡,上。武德四年,以吴郡之乌程县置。土贡:御服、乌眼绫、折皁布、绵、布、纻、糯米、黄、紫笋茶、木瓜、杭子、乳柑、蜜、金沙泉。户七万三千三百六,口四十七万七千六百九十八。县五:乌程,望。东百二十三里有官池,元和中刺史范传正开。东南二十五里有陵波塘,宝历中刺史崔玄亮开。北二里有蒲帆塘,刺史杨汉公开,开而得蒲帆,因名。有卞山;有太湖,占湖、宣、常、苏四州境。武康,上。李子通置安州,又曰武州。武德四年平子通,因之,七年州废,县隶湖州。有封山,有铜。长城,望。大业末沈法兴置长州。武德四年更置绥州,因古绥安县名之,又更名雉州,并置原乡县。七年州废,省原乡,以长城来属。有西湖,溉田三千顷,其后堙废,贞元十三年,刺史于頔复之,人赖其利。顾山有茶,以供贡;有铜。安吉,紧。义宁二年沈法兴置。武德四年贼平,因之,以县隶桃州。七年,省入长城。麟德元年复置。北三十里有邸阁池,北十七里有石鼓堰,引天目山水溉田百顷,皆圣历初令钳耳知命置;有铜,有锡。德清。上。本武源,天授二年析武康置,景云二年曰临溪,天宝元年更名。
杭州余杭郡,上。土贡:白编绫、绯绫、藤纸、木瓜、橘、蜜姜、干姜、芑、牛膝。有临平监、新亭监盐官二。户八万六千二百五十八,口五十八万五千九百六十三。县八:有余杭军,乾元二年置;有镇海军,建中二年置于润州,元和六年废,大和九年复置,景福二年徙屯;又有乌山戍。钱塘,望。南五里有沙河塘,咸通二年刺史崔彦曾开;有皋亭山。盐官,紧。武德四年隶东武州,七年省入钱塘,贞观四年复置。有盐官。有捍海塘堤,长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重筑。余杭,望。南五里有上湖,西二里有下湖,宝历中,令归珧因汉令陈浑故迹置;北三里有北湖,亦珧所开,溉田千余顷。珧又筑甬道,通西北大路,高广径直百余里,行旅无山水之患。有铜。富阳,紧。北十四里有阳陂湖,贞观十二年令郝某开;南六十步有堤,登封元年令李浚时筑,东自海,西至于苋浦,以捍水患,贞元七年,令郑早又增脩之;王洲有橘,以供贡。于潜,紧。武德七年以县置潜州,并置临水县。八年州废,省临水,以于潜来属。南三十里有紫溪水溉田,贞元十八年令杜泳开,又凿渠三十里,以通舟楫;有天目山。临安,紧。垂拱四年析余杭、于潜地以故临水城置。有石镜山。新城,上。武德七年省入富阳,永淳元年复置。北五里有官塘,堰水溉田;有九澳,永淳元年开。唐山。中。垂拱二年析于潜置紫溪县。万岁通天元年曰武隆,其年复为紫溪,又析紫溪别置武隆县。圣历三年省武隆入紫溪,长安四年复置。神龙元年更武隆为唐山。大历二年皆省。长庆初复置唐山。
睦州新定郡,上。本遂安郡,治雉山。武德七年曰东睦州,八年复旧名。万岁通天二年徙治建德。天宝元年更郡名。土贡:文绫、簟、白石英、银花、细茶。有铜坑二。户五万四千九百六十一,口三十八万二千五百六十三。县六:有三河戍。建德,上。武德四年置,七年省入桐庐、雉山。永淳二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