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心智模式(上)
但是如果这两项观念能发挥如此大的功能,为什么身体力行的人这么少?在七十年代中期,阿吉瑞斯及其同僚开始对此提供答案。在《行为科学》(Ace)一书中,他们发展出一整套理论与方法,用以反思(refle)和探询(inyuiry)行动背后的原因。并设计一连串的工具,以便能够有效应用于组织中,处理组织的问题。阿吉瑞斯与他的同僚说我们掉入了自己的陷阱习惯性防卫(defeine),使我们无法审视自我的心智模式,因而养成熟练的无能(skilledience);阿吉瑞斯用此来描写大多数的成年学习者,有高度熟练的技巧,保护自己免于受到学习中的痛苦与威胁,但因而未能学到如何缔造自己心之所向的结果。
行动中的反思
尽管读了不少阿吉瑞斯的著作,当我与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的六位成员,在一个非正式的聚会中,第一次看到阿吉瑞斯使用他的方法时,我并没有把握自己会学到什么。阿吉瑞斯做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示范,那是行动科学者所称的行动中的反思(reflea)。阿吉瑞斯要每个人详述跟客户、同僚,或家庭成员发生的冲突。我们必须回忆的,不仅是以前和这些人说过的话,也包括当时想说而未说的。当阿吉瑞斯开始讲评这些个案,我们马上看出自己思考上的一个盲点:我们对于他人言行所做的粗浅而概括性的想法,决定了我们回应的言行。然而,我们从来不把这些概括性的想法提出来与人沟通。我可能认为:杰克不相信我是个有能力的人,但是我从未直接向杰克问起这件事情。我只按照自己认定的想法,不断尝试使自己看起来值得让杰克尊敬。或者我认为:王经理(我的上司)没有耐性,喜欢简单而立刻见效的方案。于是我就按照自己所认定的想法,提供王经理一些简单而且快速见效,但却是我认为不能触及问题核心的解决方案。
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我看到整个小组反思及说话的警觉程度大幅提升;此非因阿吉瑞斯个人魅力,而是他以纯熟的技巧逮到那些概括性的想法。接着在下午进行的主题,是引导参与者看看个人行为背后、难以察觉的推理模式,以及那些模式如何不断使我们陷入困境。我从未像这样赤裸裸地面对那些在背后影响自己言行的心智模式过。但更重要的是,我发觉经过适当的训练后,更加能够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和它们如何运作。这是一件令人感到兴奋的事情。
稍后我得悉原来汉诺瓦的欧白恩和他的管理团体,早在十年前就运用过阿吉瑞斯的方法。欧白恩说:阿吉瑞斯使我们体认,尽管我们都想要以开放及有建树性的方式来讨论那些重要课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某些情形下,阿吉瑞斯的方法痛苦地揭露了我们大家都心照不宜的自我防卫游戏。阿吉瑞斯对于真正的开放及反思所要求的标准非常高。然而他也不是只要求把一切都告诉别人,他示范的是如何切入困难的课题,以便大家都能从中学习的一种技术。如果我们要实现开放与实质贡献这两项核心价值,显然这是重要的新课题。实际贡献、开放、分权
汉诺瓦公司与来自哈佛大学阿吉瑞斯的同事鲍尔门(LeeBolman)合作,发展出一个为期三天的管理研习会,名为实际贡献、开放、分权,目的是让汉诺瓦所有的管理者,亲身体验行动科学的基本观念与做法。过去十年当中,汉诺瓦所有中上管理阶层,都参加过这样的研习会。研习会的基本目的,是教授实践这三项核心价值所需要的技巧与策略。就如现在负责这个研习会的管理者史丁生(PaulStimson)所说的:我们的首要工作是让人们开始理解,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实施实质贡献、开放、分权是什么意思。在传统的组织中,贡献的意思是做老板想要的,开放的意思是告诉老板他想听的,而分权的意思是处理老板不想做的支微末节。在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