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第三百九十九 水(井附)
    卷第三百九十九水(井附)

    水

    帝神女刘子光益水酿川石脂水元街泉铜车神牛泉燕原池丹水陆鸿渐零水龙门漏泽(两出)重水湘水暴水仙池渝州滩清潭驱山铎

    井

    乌山龟绿珠井临沅井火井盐井御井王迪贾耽八角井李德裕永兴坊百姓独孤叔牙柴都濠州井鸡井军井金华令

    水

    帝神女

    《山海经》:洞庭之中,帝之二女居之。郭璞注云:天帝之二女,处江为神。《列仙传》所谓江妃二女也。《离骚》所谓《湘夫人》,“帝子降分北渚”是也。《河图玉板》云,尧之二女,为舜之妃,死葬于此。冢在县北一百六十里青草山。(原缺出处,令见郭璞注《山海经》卷五)

    《山海经》上说,洞庭之中,天帝的两个女儿居住在那里。郭璞注释说:天帝的两个女儿,在江中做神仙。也就是《列仙传》中所说的江妃二女。《离骚》里有《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说的就是湘夫人。《河图玉板》上说是尧的两个女儿,也是舜的妃子,死后埋葬在这里。坟墓在县城北面一百六十里的青草山。

    刘子光

    汉刘子光西征,遇山而渴,无水。子光在山南,见一石人,问之曰:“何处有水?”石人不言。乃拔剑斩石人,须臾,穷山水出。(出《独异记》)

    汉朝刘子光西征,遇山而渴,但无水。刘子光在山南面,见有一石人,问他说:“什么地方有水?”石人不说话。于是刘子光拨剑砍下石人的头。不一会儿,山水尽出。

    益水

    益阳县在长沙郡界,益水在其阳。县治东望,时见长沙城隍。人马形色,悉可审辨。或停览瞩,移晷乃渐散灭。县去长沙尚三百里,跨越重山,里绝表显,将是山岳炳灵,冥像所传者乎!昔光武中元元年,封太山,禅梁父。是日,山灵炳象,构成宫室。昔汉武帝遣方士徐宣浮海采药,于波中,见汉家楼观参差,宛然备瞩,公侯弟宅皆满目。班超在浑耶国,平旦,云霞鲜明,见天际宫阙,馆宇严列,侍臣左右,悉汉家也。如斯之类。难可审论。(出《录异记》)

    益阳县在长沙郡边界,益水在益阳县南面。在县城向东望,时常能见到长沙的护城壕,且人和车马的形状和颜色,都可以分辨出来。有时站住观望,随日影移动便渐渐散去消失。益阳县离长沙有三百里,要跨越重山。在长沙城里看不见的而城外看得很明显。可能是山岳的灵光,把阴间的景象反射出来了吧。当初光武帝中元元年,祭太山、祭梁父山。这一天,山中的灵光影象,构成宫殿屋宇。过去汉武帝派儒生徐宣漂洋过海采药,在波浪中,徐宣看见汉朝楼台高低不一,好象全都看在眼里。公侯的府弟宅院满眼都是。班超在浑耶国,一天早晨云霞鲜艳明朗,班超见天边现出宫殿,客馆屋宇整齐地排列着,侍臣恭侯在左右,都是汉朝的景象。类似这样的事,很难弄明白。

    酿川

    沈酿川者,汉郑弘,灵帝时为乡啬夫。从宦入京,未至,夜宿于此。逢故人,四顾荒郊,村落绝远。沽酒无处,情抱不申,乃投钱于水中而共饮。尽夕酣畅,皆得大醉。因便名为沈酿川,明旦分首而去。弘仕至尚书。(出《博物志》)

    沉酿川这地方有段故事,汉朝的郑弘,汉灵帝时在乡里做啬夫官,跟随上官进京。还没到京城,夜晚便住在这里。在这里遇见了以前的朋友,看看四周都是荒凉的郊外,近处根本没有村落,没有地方买酒,从感情上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就把钱扔到水中以水做酒一起喝。大家畅快地喝了一夜,全部喝得大醉。因此便把这条河起名叫沈酿川。第二天早晨大家分头离去。后来郑弘官至尚书。

    石脂水

    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出《酉阳杂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广记简介 >太平广记目录 > 卷第三百九十九 水(井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