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
    卷第三百九十八石(坡沙附)

    石

    黄石马肝石石鼓采石青石石文石连理太白精古铁铧走石石桥石磨釜濑石鱼坠石立石孤石网石卵石卧石僧化陨石目岩石驼石柱石响石女藏珠化石松化自然石热石犬吠石瓮形石三石人石金蚕坡沙飞坡鸣沙石

    黄石

    帝尧时,有五星自天而陨。一是土之精,坠于谷城山下。其精化为圯桥老人,以兵书授张子房。云:“读此当为帝王师,后求我于谷城山下,黄石是也。”子房佐汉功成,求于谷城山下,果得黄石焉。子房隐于商山,从四皓学道。其家葬其衣冠(原本“冠”下有“于”字,据明抄本删)黄石焉。古者常见墓上黄气高数十丈。后赤眉所发,不见(“见”原作“发”,据明抄本改)其尸,黄石亦失,其气自绝。(出《录异记》)

    帝尧时代,有五颗星从天上坠落下来。其中有一颗是土星的精气,坠落在谷城山的山脚下。它的精气变化成圯桥老人,他把一部兵书授给张子房,并且说:“读了这部书能给帝王掌管军队。以后要找我就到谷城山的山脚,那里的黄石就是我。”张子房辅助汉王完成功业之后,到谷城山的山脚寻找圯桥老人,果然在那里得到了黄石。后来张子房隐居在商山,跟随时称商山四皓的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学习道术。张子房死后,他的家人把他的服装和黄石埋葬了。古代的人常常看见他的坟墓上有几十丈高的黄色雾气。后来,他的坟墓被赤眉军挖掘,没有看见他的尸体,黄石也失掉了,那种黄色的雾气自然的断绝了。

    马肝石

    元鼎五年,郅支国贡马肝石百斤。长以水银养,内于玉函中,金泥封其上。其国人长四尺,唯饵马肝石。此石半青半白,如今之马(“今之马”三字原作“金”,据明抄本改)肝。舂(“舂”原作“石”,据明抄本改)碎之,以和九转丹,吞之一丸,弥年不饥渴。以之拭发,白者皆黑。帝尝坐群臣于甘泉殿,有发白者,以此拭之,应手皆黑。是时公卿语曰:“不用作方伯,唯愿拭马肝石。”此石酷烈。不杂丹砂,唯可近发。(出《洞冥记》)

    西汉元鼎五年,郅支国进贡马肝石一百斤。马肝石长时间用水银保养,放在玉石做的匣子中,它的上面用金泥封严。郅支国的人身长四尺,只吃马肝石。这种石半黑半白,像现在的马肝。捣碎它,用它和成九转丹,吃下一丸,长年不饥不饿。用它擦拭头发,白的都变成黑的。皇帝曾经和群臣在甘泉殿上坐,其中有头发白的人,用它擦拭头发,手过之处都变成黑的了。当时王公大臣有一句谚语说:“不用做一方的长官,只愿意擦拭马肝石。”这种石头药性猛烈,不能与丹砂混合,只可以接近头发。

    石鼓

    吴郡临江半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武帝以问张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出《录异记》)

    吴郡临江的堤岸有一半崩塌,出现一面石鼓。用木槌敲打它没有声音。武帝因而询问张华。张华说:“可以取来蜀中的桐木,雕刻成鱼的形状,敲打它就会响了。”于是按照张华说的做了,果然在几里之外都可以听到石鼓的声音。

    采石

    石季龙立河桥于云昌津,采石为中济。石无大小,下辄随流,用工五百余万,不成。季龙遣使致祭,沉璧于河。俄而所沉璧流于渚上。地震,水波腾上津所。楼殿倾坏,压死者百余人。(出《录异记》)

    石季龙在云昌渡口建一座河桥。采石作为河口渡头之用。石头无论是大是小,扔下去就随水流走。用工五百多万,没有成功。石季龙派遣使者到那里祭祀,把璧投入河中,不一会儿投入水中的璧漂流到河中的水洲上。大地震动,河水的波涛上下翻腾涌上渡口,渡口上面的楼台殿阁倾倒毁坏,被压死的有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广记简介 >太平广记目录 > 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