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生秘密
尼佛他却是告阿难呢。其实是因为文殊菩萨,他是智慧第一的大菩萨,诸佛他的甚深行处,他的功德妙行,文殊菩萨是肯定理解的,并且文殊菩萨他是七佛之师所化现的。
一切的大乘经典,都可以按照境,行,果来分类,有一些是说诸佛菩萨,他发了菩提誓愿以后,按他的愿力来行持,来广修六度万行的境界,这个称为行愿境,如果从境界相上,来说明十方世界的情况,依报正报的庄严,说明众生在六道里面的各种情况。这是我们最容易理解的。第二种是说行,就是讲行持,讲行门,说明六度万行,说明实相无相无不相,尤其是说诸法实相的这种胜义谛的行持,比第一种就难理解一点了,第三种是纯粹地说佛陀的果地境界,说果德的,阐述果德的,比方说《妙法莲华经》,《华严经》,《阿弥陀经》和《药师经》,你看《法华经》,你看她在说一个一个的故事,作一个一个的譬喻,《药草喻品》,《化城品》种种。其实所说的都是,佛陀果位上的圆满功德。每一个譬喻,每一种圆满相,他的背后都蕴含着甚深无量的法理,所以是要真正地信受,是不容易的。
对于世尊所讲的契经,上契佛所证得的妙理,下契众生应得度的根机,这样子契理契机的妙法,我从来不生疑惑。
所以信仰,通过两种方式可以坚定信心,一种是智信,运用自己的智慧力,从理上通达而真实地起胜强,而信仰不可动摇;第二种是仰信,对于佛陀所说的甚深妙理,自己的智慧力不够,达不到,乃至于说大菩萨,都不一定能够通透地了解。唯佛与佛才能究竟,所以我们是因为信仰佛陀,他的神圣的人格,所以我们而信仰,佛陀所说的妙法。
日月运行于天空之中,不会堕落下来,妙高山王是指须弥山,上至忉利天,下至地狱界,它是一个小世界的中心,本来是不可动摇,除非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坏空的时候才会灭掉。
阿难就说,纵然日月有掉下来的一天,须弥山有动摇的一天,诸佛所说的妙理,是永远都真实不虚,没有变化的。
我们看五根,五力,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进,念,定,慧。
那么要成就呢,首先信心要坚定,要有坚固的信心,好像树要深扎树根,才能够风雨不动一样。同样的,我们要修行,也要具足五根,五力。
那么有些人他信根不具,听说诸佛甚深行处的药师法门,就会作这样子的思惟,就会这么想。为什么只是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尊佛的名号,就能获得那么多的微妙功德和殊胜的利益,便获尔所功德胜利。事实上这个不是,凡夫的浅智所能理解的。
在《解深密经》上说,诸佛智慧如大海水,我等智慧如牛迹水,凡夫的智慧好像一头牛踩在地上的一个牛蹄的印,那个牛蹄印子里面,装一点点水。
如果凡夫要妄想,以好像牛迹水,这样子的小智,浅智,去妄测佛陀如来大海一样,深广的大智慧。
佛陀的一切种智海,萨婆若海浩瀚无边。
那么基本上是不可能真正地了解的,所以就会疑网重重,犹豫不信,由此不信,返生诽谤,那么过失就比较大。
谤法的过失是极重,佛陀在《三昧王经》,《三摩地王经》上面就有说过,谤法的过失极重,杀却恒河沙数阿罗汉的过失,比不上谤法的过失,那么毁掉整个南瞻部洲,所有的佛塔,这个过失也比不上谤法的过失。
而事实上就比较容易造,如果你要诽谤说,心里面起一个分别念说,这个法门不殊胜,那个法门殊胜,这样子,事实上,过失就种下来了。
事实上,恶趣呢,如果从内层来说,就在我们身心之中,我们身体重病牵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身之地狱。内心里面有执著,这种执著,它终有一天,会让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