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
一般的凡夫心里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小时有六十分、一分有六十秒,这样一天有多少秒啊,你看(心中)有几秒是善良的,有几秒的念头是「为别人想」的,有几秒的念头是「不为自己想」的,很少、很少,对不?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为自己想,其它时间都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知道,那这样子,一靠子就是昏昏暗暗、矇矇懂懂一靠子,那活了等于没活、白活了,所以凡夫就是这样子,心中没有智慧,没有光明,佛所谓「暗钝」。所以心中像防空壕,防空壕知道吗?(不见天日,很暗)。「一念智,即般若生」你若有一个「念头」是智慧的出现,那样你心中的「般若」就生出来了,但是不要小看这「一念的智慧」,是很难得(到)的,更何况你如果说这个「念念」能「相继」,都是(有)智慧出生的话,这样这个人过去世修行修的不错,已经在修行的上面受了很多苦,很用功,才有办法,不然的话,我们这个「内心」与外境有很多引诱、诱惑,让你去胡乱想、一直想,而且都是想一些有的、没有的(事),但是都没有在想「正道」,你看有几秒在想「正道」,你测试看看,你去叫较棒的医生,在里心里面装一个表,开始测,现在如果有一个念头是在想修行的事,就跳一下,那如果在想「悲慈」就跳一下,那又「不能生气」就跳一下,那如果想其它的事就「叭」一下,这样可能整天都在「叭、叭、叭」。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世间人啊都愚痴与迷惑,就好像没有眼睛,没有慧眼,所以不能看到般若,这个般若是什么?般若是「法」。「法」就要什么才看得见呢?要有「慧眼」的人才看得见,当然啦「法眼」更好,法眼就「见法」,对不!那至少要有「慧眼」,慧眼才看得到「般若」,那我们凡夫都好象瞎子,睁眼瞎子啊,都看「法」看不见,都看这个「五欲六尘」,种种形形色色看得到而已。「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嘴里面虽然每天都在说般若、般若,空阿空阿空啊,空到后来,整个人都「空空」(台语,呆呆),但是心中却常常都存著愚痴的念头,这个情形你注意看,有很多,尤其是念「金刚经」的,念到后来,很多都这样,落入断灭空,一天到晚都在说「空」,但是你注意看看,「金刚经」不是在说「空」的,「金刚经」所说的不是「空」,一切都误解了。我以前在美国有讲一部「金刚经」录音带,以后有因缘再给你们说一遍,金刚经不是在说「空」,你们不要那么「空」,实在不是在说「空」。「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常常都说「我是修般若的」,常常听人家说,我父亲是持金刚经的,好像「金刚经」是一条金鱼一样,说他们在「饲」(台语饲与持同音)金刚经。(他所说)「持金刚经」是什么意思呢?早上念一部,晚上念一部,这样就叫做「持金刚经」,应该是说他是诵「金刚经」的,这样就可以了。「持」是什么呢?「持」就是「受持」,「受持」不是用「手」这样持(拿持),(不是)「拿经本」这样就叫做「持」,那也不是用「嘴念」叫做「持」,「持」是用「心持」。「持」是什么呢?「持金刚我的法门」,「持金刚经的道理」,「心里就照这样下去做」,这样才叫「持」,不然的话只能说他是「念金刚经」,或是「诵金刚经」的。有的人看「般若经」,或是般若系的(经),然后就说他是「修般若」的,接着「念念说空」,好像世间的人在读文学,读浪漫的文学,那一天到晚都在谈爱情、白马王子,这样子,每天到晚等于都在「打妄想」一样,「念念说空」实在是不识真空,对「真空」实在是没有真正的认识,其实呢「般若无形相」,「般若」的智慧是「无形相」的。
什么是「般若」呢?就是「智慧心」,智慧的心就是「般若」。所以意思就是说「心中若有智慧,就有般若」,那如果「没有智慧」呢?就没有「般若」,「般若」不是在「经」里面,「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