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本心」本来就是有的,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莫往外追逐」,不要到外面去追逐「般若智慧」,「莫错用意」,这个「意」就是「意识」,(是)第六意识,也就是说「莫错用心」,也是可以说的,不要会错了意思,然后不要用你的「意思」去妄想。「名为真性自用」你如果体会到自己「本心」的般若之智呢?就是自己的「真性」,然后自己「取用」。「一真一切真」如果你证到了或是体会到了这个「一真」,也就是你这个「自心」,这个「一真」的那个「一」就是指你的「自性」,证到自性是真的话,那么就见得「一切法」皆是「真如所现」。「一切真」就是「一切法皆是真如所现」,一切法之「体」都是以此真如为体,叫做「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心量是成佛的大事,这个「大事」是指「成佛」。那个「心」是什么呢?「心」是指「如来藏心」,「如来藏心」他要办的事情是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呢?最大的事莫过于「成佛」,所以「不行小道」,不要修行小道,这个小道是泛指一切的「凡、外、权、泄,一切「凡外权泄的境界就叫做「小道」。什么是「凡」呢?就是凡夫、凡夫的境界;「外」就是外道、一切的外道;「权」呢?就是佛法里面的「权法」,也就是说不是「究竟」的法;「泄呢?就是「小乘」;「权」就是指大乘菩萨里面的「权法」,大乘菩萨道不是都是真实法,它有「真」有「权」,因为大乘菩萨道很广,真实的「真谛」跟「权谛」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如果要做这心量的大事呢,要成办心量大事,那么就不能行小道、不能行「凡外权小的境界」。要行什么样的境界呢?要行佛如来、以及大菩萨的境界。那么这个凡夫的境界呢?譬如说我们讲这个「坛经」就是讲「禅」,那这个「禅」有很多种,现在有很多像六祖大师所说的「空心静坐」,那这个算是凡夫的境界,那么有的呢?坐在那里就练气功,乃至于美名之什么「大乘禅功」、什么「达摩功」阿什么「如来禅功」阿「大日佛功」啊,很多,然后也称之为修道很奇怪。当然修那个种种气、乃至于气脉明点、精气神啦!那么这都是在「会臭会烂的东西」(臭皮囊、身体)上面修,这个就好象经里面讲说,譬如煮沙终不成饭,你去煮沙怎么能成饭呢?即使经过累劫你去蒸沙也不会把那个沙蒸成饭。还有人练这个什么「达摩易筋经」,这个也不是佛法,那个只是称为达摩,事实上跟达摩没有任何关系,达摩真歹运、真衰,因为那里面的道理、还有那个词都是道教的,所以很多不知道的出家法师,还很神气的练「达摩易筋经」,「达摩易筋经」如果要「易筋」的话,那个「筋」是「无相的筋」,不是「有相的筋」,不是那种橡皮筋的那种筋,所以达摩(祖师)怎么易筋呢?「破相」就是易筋。听过这个没有「易筋经」?什么叫「易筋」?「易筋」的意思(本意)就是说把那个筋脉全部都改变了叫「易筋」,把这个筋脉(会变臭的身体)变成(他们所谓的)「超凡入圣」、那就是指「打通任督二脉」,这个筋就「易」过来了,就改易过来了,然后就可以达到「白日飞升」,「阳神出窍」、「阴神出窍」这种境界,这不是道教的境界是什么?所以学佛的人要有眼睛,自己要会看,不过世间睁眼瞎子很多,没办法。所以如果真要修「佛道」的话,是成佛的大事「心量大事」,是要成就「如来藏」的,因此「不行小道」。「行小道者」佛在「法华经」里面说叫「乐小法者」。「乐小法者」是有一种人、有一类人是喜欢小法的,但是如果修「无上菩提」的人须乐大道,不乐小法。

    「口莫终日说空」不要一天到晚都喊着说「空」啊8空」啊!但是心里面却不修此行,学佛折人一天到晚喊着空啊!空啊!就有一点像花花公子一天到晚碰到一个女孩子,然后就跟她讲「我爱你,我爱你」,但是「心中并没有真爱」,是同样的道理。但是他讲那个爱是很容易,跟顺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