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不是光看衣钵就好,主要是(要看)「法」,在「法」上他怎么开示。慧能大师就说了「指授即无」,若讲「指授」是没有的,只论见性而已。「不论禅定解脱」,这「禅定」是说一般由修「四禅八定」而得到解脱,他就不说这些了。印宗法师就说了「为何不论修四禅八定,来得解脱呢」?慧能大师就说,因为这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这里是很麻烦的,现在我们看讲义。这解脱的「禅定」有「四禅八定」,「四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叫做四禅;「八定」就是四禅的「色界定」上面又有「无色界定」也是四种(其实后四定就是后四禅,但前四个不称定而称作禅,后面的四个不称禅),(与四禅)合起来称为「四禅八定」,其实「定」只有四个,「禅」有四个,「定」也只有四个,可是一般都讲「四禅八定」。「解脱」呢?待会儿讲「八解脱」就能了解了。「解脱」的「解」就是解「惑业的系缚」,「脱」就是脱「三界的苦果」,简单说就是解脱「惑业苦」,解掉「惑业」的系缚,「惑业」一解脱之后,就脱离了三界的苦果,这样叫做「解脱」,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解脱」的意思是指「八解脱」,看讲义就好。「八解脱」,第一就是「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第二个就是「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第三个「净解脱身作证具足坠(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是这样断句的);第四个「空无边处解脱」;第五个「识无边处解脱」;第六个「无所有处解脱」;第七个「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第八个「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坠。这些叫做「八解脱」。第一个「解脱」回过头来讲。(第二个)「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就是「内身」有「色想」之贪,简单说「心内」还有「色想」仍会「贪色」,「色」就是「物质」的意思。为了要除去这个「贪」,就观外色是「不净、青瘀」等色,也就是作「不净观」。「青瘀等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若看人的身体又白又嫩,那样就会生贪,现在则观人死了身体变成「青瘀色」、好像青黑瘀血(颜色)很难看,「青瘀色等」就是修「九想观」,因修「不净观」使「贪」不起,而得解脱,这种「解脱」叫做「内有色想」、「内有贪色之想」观「外色不净」而得「解脱」。好!今天讲到这里。

    第十三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般若品第二。

    第十四集

    「八解脱」第二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头一个是讲,「内」就是内心,内心仍有对色的贪念,因此观「外色不清净」,所以得到解脱。第二个就是内心已经没有对色的贪念,叫「内无色想」,对色的贪念,但仍观这个「外色」而解脱,虽然心里已经没有贪念了,但是为了要使得它更加坚牢,所以观外色「不净」的青瘀等色,使不起贪,而得解脱,就称为这(第二)种「解脱」。这是依「二禅」的定力,已经得到「二禅」的禅定,依「二禅」的禅定而起,虽然二禅的禅定,但所缘的色是「初禅」的色。以上这二种都是「不净观」。第三种「净解脱身作证」,这则是观「净法」,就是不是「不净观」,而是「净观」。观什么呢?观「净色」故名为「净解脱」。就是在定中除「不净」的想,唯观这八色等,(即)「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观」这八种妙宝之色,这是好的色,所以不是「不净的色」,是「净色」,观这「净色」而得解脱就是「净解脱」;「身作证」就是自己已经达到这个境界,叫「身作证」;「具足」呢?对这一种净解脱的境界都已经具足圆满了,所以叫「具足」;「坠就是「住于此定」而不动,叫「坠。接下来第四个「解脱」「空无边处解脱」,这「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个其实跟「四空定」是一样的。刚刚不是讲「四禅」、还有「四定」吗?「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