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来,莫是行者否?慧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看到这里。

    「慧能」就是我,后来又到「曹溪」,现在叫曲江县,在曲江县东南五十里的地方,又被恶人「寻逐」,于是就在「四会」县避难,躲在猎人队里面,总共在猎人队躲了十五年,他躲在猎人队中,就是令人最想不到的地方,因为学佛的人,怎会和打猎的人在一起呢?所以就找不到了,这和老兵躲大炮,称为「蹲弹坑」一样,炮弹打过来,都有一洞,若躲在那个洞中,一定不会被炮打到,因为炮弹不会正好又打中那个洞。所以躲在猎人队里面,跟蹲弹坑是差不多的意思。「时与猎人随宜说法」「时」就是常常的意思,常常跟打猎的人「随宜」就是「随他机宜」、「合他的根机」来说法,打猎的人常常叫我照顾那网子,若看到「生命」活的动物,我都把它放掉,吃饭的时候我就把菜放在煮肉的锅子里,「或问」就是有人问,我就说我只吃肉边菜,他是不得已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你若吃素就不要说我要吃肉边菜,就好比我上次讲,广钦老和尚吃香蕉,你也学他吃香蕉一样,他吃香蕉可以得道,你吃香蕉并不会得道,因为你有饭可吃而不吃。六祖大师吃肉边菜是不得已,所以你不要学六祖大师吃肉边菜,不必这样。因为你也不在猎人队里面,而且你也没有得到衣钵,更没有人被追赶,所以学佛,不要「断章取义」。「一日思维」有一天我就这么想。「时当弘法」,这个时候我应该出去弘法了。「不可终遁」「遁」就是「逃遁」,不可常常躲着。于是我就下山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值」就是遇到、碰到,正好碰到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因二僧论风幡义」有二个出家人在讨论「风幡义」,「是风、还是幡」的道理,因为这两个人看到幡飘来飘去。其中一人说「这幡为何在动呢,因为风在动,风先吹动,所以幡才会动,若没有风,幡就不会动」对吧?另外有一位就说「这是幡在动,而不是风在动,若风在动,那是风的事情,风在动时,幡不一定就会跟着动」。就这样在那里议论不已。慧能我就向前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是什么意思呢?「风动」是什么?风动是「因」,而「幡动」是果。这两个人一个只看到「因」,一个只看到「果」,各执一端,各执已见,那这样就没有「交集」了。所以就不能达到结论。慧能大师就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尊称)就是你们两位心动。这是怎么讲呢?这是说「一切因果皆在「自心」」。因为一个执因,一个执果,但是一切因果其实都在自心,所以这个「心」才是一切现象真正的原因,(一切现象、因缘)最终最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心」。所以,你们看到的那个风动或是幡动它只有一个「心动」以后的表面的表象之结果,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这句话「仁者心动」是一个双关语,是个反讽、也是破斥,但这个是表面的意思。而较深的意思是「一切的因果都是自心」,所谓一切法皆由心生,「心生故一切法生;心灭故一切法灭」。所以是「仁者心动,万法由心造」的意思;第二个意思也是双关语,是反讽、讽剌他们说,是你们心动,因为你们心动,所以吵吵嚷嚷不休,「议论争执不休」也是一种「心动」。「一众骇然」,大家听到了都非常惊呀!说讲这道理这么深。印宗法师就「延」,「延」就是请,就请我坐上席,「上席」就是上座的上面。「征诘奥义」,「征」就是征求,「诘」就是问,问我奥义,「奥义」就是「深奥」、「奥妙」的道理,就问我一些很深的佛理。「见慧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印宗法师看我所讲的话,「言简」言语都很简单,「理当」道理都很适当,而且「不由文字」,「由」就是循、假借、执着的意思,「不由文字」不是「不用文字」,因为上面所讲的「言简理当」,「言简」的「言」就是文字了嘛!有「言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