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妄想杂念还是很多,那「妄想杂念」就好像「乌云」,好像乌云一般这样飘过去,但是你不要云管它那些「乌云」,你也不要管它是哪些「乌云」,是什么样的「乌云」,反正就是「乌云」,反正「杂念」就是「杂念」(你不用云分别它),这个时候你就光是「观」,而不云分别,光是「观」而「不作分别」,因为你平常会想说「喔,我这杂念,是在想以前杀生或是现在想我过去跟某人吵架等等,种种杂念,有很多肮,通常你会去观察,会去思维那一些杂念,但现在六祖大师,所告诉我们的这个方法「不思善,不思恶」,(觉知)杂念是有,没有错,但是你不用去管它,你就光是有如退一步看你自己的心,这个就是「观心法门」。

    你坐在那里「不思善,不思恶」,然后你那个「心月轮」上面种种烦恼、种种杂念就好像「乌云」一般,飘过心月,(你不用去分别)那些「乌云」是什么样的乌云,是黑不黑、浓不浓,你都不管它,就是看着乌云就对了。如此,你很客观地观察你心上的那些「乌云」、那些「杂念」,而不作任何分别。因为客观地「观」着那些乌云,而不作分别。可是那些「乌云」(之间)是有间隔的,譬如在这片乌云过去,另外一片乌云上来之前,中间有一个空隔,对不!(烦恼与烦恼之间有隔)两片乌云中间露出一个空隔的时候,那时候月光就会透过来,对不?好!那空隔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的「正与么时」。这样听懂吗?这还要带点表演才行(师父作动作),「不思善,不思恶」就在(没有乌云的)那一刹那间「正与么时」,你就会看到什么?看到月亮。你就看到月亮了,「喔!原来月亮就是长成这个样子」!圆圆扁扁的、而且光亮的。「正与么时」是什么?就是所谓的「灵光一现」。你在观观观观的时候,喔!突然这个烦恼跟烦恼中间停止的时候「正与么时」,你看到那个灵光一现,也就看到了你那月亮、「心月轮」的本身。(就)OK!

    那么所谓的灵光一现或是「灵光独现」,是因为烦恼止息(才能乍现),对不!但是因为还在凡夫地位,所以烦恼总还会有,可是烦恼与烦恼中间都会有间隔,甚至还有烦恼薄一点的时候,那时(心中的)乌云就没有那么浓,因此你还是可以矇矇眬眬地看到你那个「心月轮」。那就是所谓的「灵光独现」,也就是所谓的「现前」,即「真如现前」。

    你若看到(真如)的时候,那个时候因为是「现前」,所以就叫做什么?就是看到真如现前。而真如就是「本性」对不?因此你就看到「本性」了,也就是所谓的「见性」。

    但是这个不可乱讲,你不要今天听我这么说,明天你去做做看,然后就跟人家讲「耶,我见性了哩」!那你就惨了。没那么快啦。你看到的也许只是「幻象」,你看到的也许是你自己妄想的,因为那个「见性」不是一个物质,不是一个物质的东西,不是真正你眼睛看得到的东西,那是「智眼所见」,智慧之眼所见的,智眼所见。所以你不要看看看看到就说,我「心中这里好象会发光呢」!那是不对的。

    「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中那)是「那」个,这是肯定词,就是英文that,那一个就是「明上座」,「明」就是慧明,慧明上座「您」的「本来面目」。所以这整句来说,你如果没有用「六识」的妄想分别去「思善」或「思恶」,也就是说不去思维「善」或是「恶」而「超乎这一切善恶(的)一切凡夫分别境界」的时候,就正在那个时候,你会发现有一丝「灵光独现」,那时候你所看到的那个「灵光独现」(明明朗朗)的那个境界,就是「慧明上座您本来的面目」,也就是你的「真心本性」所现出来的境界,那就是「见性」。

    「慧明言下大悟」。慧明上座听了六祖大师的开示之后,马上就「大悟」了。

    经文:〖复问云:上来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